郑粟
,
王云燕
,
柴立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及常见伴生金属元素银、铜、镍、铁在高稳定性碱性溶液中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及碱性硫脲浸金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最佳溶金电势0.42 V时,金在碱性硫脲溶液的溶解电流密度分别是银、铜、镍和铁的3.4,5.2,27.3和42.6倍;而且碱性硫脲体系进行矿物浸出时金的伴生元素浸出率均小于0.1%,浸金具有显著的选择性.采用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理论等分析了碱性硫脲选择性溶金的机理.碱性硫脲溶液中金、银、铜、镍和铁分别以Au(TU)+2,Ag(TU)+3,Cu(TU)2+4,Ni(TU)2+4和Fe(TU)2+6的形式存在,Au(TU)+2中反馈σ-π配键的形成显著增强了其稳定性.配合物Ni(TU)2+4和Fe(TU)2+6中,由于硫脲分子的特殊性,各配位体间硫原子和氮原子上电子云互相排斥,使其稳定性有所降低.而且碱性硫脲溶液中,Ag,Cu,Ni,Fe易于形成致密的硫化物钝化膜,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金属的进一步溶解.
关键词:
碱性硫脲
,
选择性溶金
,
机理
,
配位理论
齐萨仁
,
彭兵
,
柴立元
,
毛爱丽
,
王佳
,
杨志辉
,
闵小波
,
王云燕
,
万
,
斯
材料导报
以工业TiOSO4为原料,分别通过水解法和胶溶法制备载银纳米TiO2抗菌竹炭.采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载银量、煅烧温度、TiO2/C和竹炭粒径对抗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法制备的抗菌竹炭的抗菌效果优于胶溶法制备的抗菌竹炭,控制载银量、煅烧温度、TiO2/C、竹炭粒径分别为2%、500℃、2%、200目时,水解法制备的抗菌竹炭抗菌率最佳;控制载银量、煅烧温度、TiO2/C、竹炭粒径分别为3%、500℃、3%、200目时,胶溶法制备的抗菌竹炭抗菌率最佳.
关键词:
竹炭
,
载银纳米TiO2
,
灭菌
王璞
,
闵小波
,
柴立元
,
王云燕
,
方艳
,
常皓
,
袁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将颗粒活性炭碾磨处理后用于吸附乳酸钠,并采用单因子实验考察溶液pH值、温度对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对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碾磨时间不同的活性炭对乳酸钠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对比吸附常数和固相-水分配系数发现,碾磨30 min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强;碾磨活性炭吸附乳酸钠的最佳pH为7.0,且吸附量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
乳酸钠
,
碾磨
,
吸附
蒋国民
,
彭兵
,
柴立元
,
王庆伟
,
史美清
,
王云燕
,
刘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07-9
通过气-液硫化反应初步分离污酸废水中的铜和砷,并将一级铜、砷分离渣按一定比例加入污酸原液中实现溶液中铜和渣中砷的置换分离.考察反应时间、温度和H2S用量对铜、砷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考察固液比、时间和温度对铜、砷置换反应的影响.当在50℃ 时加入20 mmol/L的H2S时,在0.5 min时间内即可使铜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且砷的去除率约为20%.将铜、砷一级分离渣按照10%以上的固液比例加入污酸废水中,在20℃ 下10 min后由于铜、砷置换作用,废酸中铜和砷分离率达到99%以上.沉渣中主要物相为CuS,富集的铜渣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38%.
关键词:
污酸废水
,
铜
,
砷
,
梯级硫化
,
分离
蒋国民
,
彭兵
,
王海棠
,
柴立元
,
王庆伟
,
王云燕
,
史美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气液硫化法对模拟含锌污酸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H值、H2S气体分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Zn2+初始浓度等条件对Zn2+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五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并对采用该工艺处理冶炼烟气洗涤污酸废水效果进行验证。研究Zn2+硫化分离的热力学,及其气液反应动力学过程,并对锌沉渣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为模拟溶液初始pH值3、反应时间80 min、温度35℃、H2S气体的体积分数为30%、Zn2+初始浓度100 mg/L时,Zn2+脱除率为99.54%,沉渣主要物相为ZnS,锌的质量分数达63.84%;实际污酸废水锌浓度为569和216.7 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9.79%和99.49%。
关键词:
污酸废水
,
除锌
,
气液硫化
,
热动态
王云燕
,
彭文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1.001
为了从动力学角度论证电极反应机理的正确与否,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法,测得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阴极过程Tafel斜率为-0.114 V,表观传递系数(→α)=0.519,阳极过程Tafel斜率为-0.041 V,表观传递系数(→α)=1.435,控制步骤化学计量数ν=1.从电极反应速度的理论动力学方程中求得各动力学参数,阴、阳极Tafel斜率分别为-0.118 V和-0.039 V,与实验值非常吻合.最后根据多电子反应的电化学动力学方程,运用表观传递系数进一步论证了Zn阴极沉积电极反应机理的正确性.
关键词:
Zn-Fe合金电镀
,
异常共沉积
,
Zn阴极沉积
,
动力学
王云燕
,
柴立元
材料保护
采用分电流曲线法研究了碱性锌酸盐体系Zn-Fe合金电镀异常共沉积的规律.研究发现:Zn-Fe合金共沉积在低电流密度下为正常共沉积,高电流密度下为异常共沉积,且存在一转换电流密度;锌铁离子摩尔比、NaOH、配合剂等影响锌铁离子阴极还原交换电流密度的因素均对转换电流密度有影响;Zn-Fe合金共沉积过程中锌发生了欠电势沉积.锌铁离子的交换电流密度不同是引起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碱性锌酸盐体系
,
Zn-Fe合金电镀
,
异常共沉积
,
规律
,
形成机理
彭文杰
,
王云燕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1.001
为了提高Zn-Fe合金镀层及Zn-Fe-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采用非银盐发黑剂,结合磷化工艺,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及辅助成膜剂,系统研究了含铁0.2%~0.8%的Zn-Fe合金镀层黑色钝化工艺,得到了最佳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采用这种钝化工艺获得的钝化膜油黑发亮,色调均匀,耐蚀性高,附着力强,耐磨性好.在最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对Zn镀层、Zn-Fe合金镀层及Zn-Fe-TiO2复合镀层黑色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5%NaCl中性溶液浸泡实验表明,经黑色钝化后,Zn-Fe合金镀层及Zn-Fe-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有了很大的提高.Zn-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是纯Zn镀层的3倍多;Zn-Fe-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是Zn-Fe合金镀层的2倍左右,是纯Zn镀层的5倍左右,是一种理想的代镉镀层.
关键词:
Zn-Fe镀层
,
Zn-Fe-TiO2镀层
,
黑色钝化膜
,
耐蚀性
王云燕
,
谢勤
,
舒余德
,
符德学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1.06.010
综述了碱性锌酸盐电镀Zn-Fe合金的工艺现状,重点评述了碱性锌酸盐电镀Zn-Fe合金络合剂及添加剂的发展,添加剂的光亮作用机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及选择标准,指出了Zn-Fe合金电镀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锌酸盐
,
Zn-Fe合金
,
添加剂
,
发展前景
王云燕
,
彭文杰
,
何德文
,
舒余德
,
郝建军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3.01.006
通过在碱性锌铁合金电镀液中加入适量钛白粉,制得锌-铁-二氧化钛复合电镀层.介绍了镀液中各组分的作用及操作条件.研究了镀液中的氧化锌、氯化亚铁、二氧化钛、配合剂和添加剂的含量以及阴极电流密度、温度和搅拌等对复合镀层中铁和二氧化钛含量的影响,优选出最佳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复合电镀过程中,二氧化钛与铁的沉积互相促进,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锌-铁-二氧化钛
,
复合电镀
,
锌酸盐
,
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