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90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条件高温压缩变形后35CrMo钢的显微组织

黄元春 , 三星 , 肖政兵 , 李文静 , 黄雨田 , 刘慧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6019

采用Gleeble-381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50~1 150 ℃、应变速率为0.01~50 s-1的条件下对35CrMo钢铸坯进行了变形量为60%的热压缩变形试验,结合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特征,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其压缩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压缩变形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具有动态再结晶特征;同一应变速率下,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压缩后的动态再结晶晶粒逐渐变大;同一变形温度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动态再结晶晶粒逐渐变小;热压缩变形后,试验钢不同位置处的晶粒尺寸不同,中心区域大变形区的晶粒最为细小,随着距中心区域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变大.

关键词: 35CrMo钢 , 压缩变形 , 显微组织

维谐振子Wigner函数的乘解

陈德胜 , 亚辉 , , 马凯

原子核物理评论

Wigner函数作为相空间中的一个准概率分布函数,也是密度矩阵的特殊表示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理意义.首先介绍了wigner函数的性质及其计算方法,然后利用本征方程(Moyal方程)计算了维谐振子的Wigner函数.最后讨论了在相空间中描述声子与电子(或光子)相互作用的方法,并得到了跃迁几率在相空间中所满足的方程.

关键词: 维谐振子 , Wigner函数 , Moyal-weyl乘法 , 声子

”字型左手材料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孙振 , 竹有章 , , 杨成莱 , 李磐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一””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金属条 , 左手材料 , 负折射率 , 谐振频率 , S参数

基于组态的包钢耐火配料系统设计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 , 配料 , 上位机

寿山千寻碧,桃李几度红——热烈祝贺启东先生九十华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9月27日,正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荣誉主任启东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68周年。在此,我们向启东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编辑委员会 ,

两亲性型聚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张俊乐 , 付鹏 , 赵清香 , 刘民英 , 阮先辉 , 玉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具有复杂结构的两亲性型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是目前高分子合成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由于活性聚合技术的发展,通过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相结合,可以合成所有的两亲性型聚合物.文中论述了两亲性型聚合物的分类及合成的研究进展,对合成两亲性型聚合物的种方法--从核到法、先臂后法和自组装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评价.这些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在不同的溶剂里可以形成丰富的形态,在化学、物理及生物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用途.

关键词: 型聚合物 , 两亲性 , 合成 , 自组装法

型聚合物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刘德新 , 汪小平 , 韩树柏 , 赵修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介绍了型聚合物的合成技术路线以及活性离子聚合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开环聚合法、自组装法和联结反应法等新型合成方法。阐述了型聚合物的应用进展。第代至第七代的聚酰胺-胺型聚合物在体内的毒性很低;聚乳酸型聚合物可作为药物释放控制剂;在聚合物共混中作为添加剂,可提高其它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韧性和染色能力;支链数目为4的型聚合物防蜡率达40.5%;3.0代聚酰胺-胺型聚醚原油破乳剂对O/W型模拟原油乳液的脱水率达到92%以上。

关键词: 型聚合物 , 合成方法 , 应用 , 特征 , 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芦氟沙

张先洲 , 潘细贵 , 罗顺德 , 罗卡 , 申献玲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2.025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芦氟沙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用二氯甲烷提取3次,以Ultrasphere ODS (4.6 mm I.d.×250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溴化四丁铵-乙胺(体积比为32:68:0.5),用磷酸调pH 2.8,检测波长295 nm,流速为1.2 mL/min,以培氟沙为内标.血浆中芦氟沙的线性范围为0.1~10 mg/L,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 mg/L,回收率为99.7%,日内、日间RSD分别为 2.33%和3.8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人血浆中芦氟沙质量浓度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芦氟沙 , 培氟沙 , 人血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9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