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脉勇
,
孟德海
,
王程姣
,
狄健
,
刁国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717-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CuO纳米片.将制备的CuO纳米片在H2O2存在下用于催化氧化降解亚甲基蓝,探讨了其在不同反应条件(如温度、氧化剂浓度及催化剂用量)下对亚甲基蓝降解反应的影响.该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活化能为54.0 kJ/mol.CuO纳米片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稳定性与重复利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氧化铜
,
纳米片
,
亚甲基蓝
,
氧化降解
傅瑜
,
何俊宝
,
宋海珍
,
任波
,
张萍
,
吴燕燕
人工晶体学报
在真空密封的石英管中运用高温助溶剂方法制备出各向异性狄拉克材料SrMnBi2的高品质单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系统(SEM-EDX)、磁性测量系统(MPMS)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多种测试技术手段综合研究了高品质SrMnBi2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电学和磁性等性质.结果表明:狄拉克材料SrMnBi2在晶体结构上是一个典型的层状结构化合物,物理性质上是一个反铁磁(TN=290K)金属,具有狄拉克材料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单晶制备
,
晶体结构
,
物理性质
,
狄拉克材料
霍金仙
,
郭永
,
王志
功能材料
采用悬浮聚合法,将功能体三油酸甘油酯包埋到醋酸纤维/氰已基纤维素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并研究了对狄氏剂吸附容量及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对狄氏剂的吸附容量为16600μg/g,其中三油酸甘油酯的吸附量为54200μg/g.吸附剂添加量、初始狄氏剂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影响吸附动力学过程.Elovich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非均相吸附.但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影响平衡吸附量.共存离子Na+、Ca2+、Mg2+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但Fe3+、Cu2+、Ag+促进了狄氏剂的吸附,主要是由于醋酸纤维对这些过渡元素的络合作用所致.
关键词:
吸附剂
,
狄氏剂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吸附
何俊宝
,
傅瑜
,
王爱华
,
周大伟
,
邢建莹
,
常清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高温助溶剂方法制备出各向异性狄拉克材料CaMnBi2的高质量大尺寸单晶样品.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系统(SEM-EDX)、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测试手段对CaMnBi2高质量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电学、磁学和热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CaMnBi2的晶体结构是由MnBi(1)四面体层、Ca原子层以及Bi(2)四方格子层构成,它们按照MnBi(1)-Ca-Bi (2)-Ca-MnBi(1)的顺序沿c轴方向堆垛形成“三明治”型层状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层对物理性质有不同的作用,其中Bi(2)四方格子层对电输运性质和狄拉克电子起主要作用,而MnBi(1)层中Mn2+对磁学性质的起着决定作用.这两个功能层的共同作用下该材料具有层状准二维电子系统的典型特征,并且表现出金属反铁磁(TN=270 K)行为.
关键词:
狄拉克材料
,
单晶制备
,
晶体结构
,
物理性质
刘淼
,
张小刚
,
林旭林
,
蒋寻涯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光子晶体Dirac点周围的性质是国际的一个研究热点,我们基于厄米算符本征方程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和微扰论,引入破坏空间反演对称性和时间反演对称性的扰动,严格推导出Dirac点被打开后其周围的等效哈密顿量,并指出前人工作的一些基本错误.该哈密顿量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可以用来描述光在光子晶体块材(bulk)中的传播性质和求解有限光子晶体的边界态等等.
关键词:
梁建华
,
姚国伟
,
郑少军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克拉霉素合成工艺中关键中间E2',4″-双(三甲基硅)-红霉素A-9-(1-异丙氧环己基)肟、Z-2′,4″-双(三甲基硅)-红霉素A-9-(1-异丙氧环己基)肟和E-2′,4″-双(三甲基硅)-6-甲基红霉素A-9-(1-异丙氧环己基)肟、Z-2′,4″-双(三甲基硅)- 6-甲基红霉素A-9-(1-异丙氧环己基)肟及其相关的6种工艺杂质进行了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IKMA公司的Inertsil ODS-3(15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95∶5),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UV 205 nm;柱温40 ℃。在进样量为6~60 μg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可以基线分离,为研究区域选择性甲基化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克拉霉素
,
肟
,
醚化
,
硅烷化
,
甲基化
,
异构体
,
区域选择性
李胜祗
,
孙中建
,
王起江
,
宋箭平
,
郑坚敏
钢铁
从工具设计和轧机调整参数的角度,探讨了改善毛管壁厚均匀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适合于普通曼氏穿孔机,同样也适合于狄舍尔穿孔机、菌式穿孔机以及现代VIP.
关键词:
无缝钢管
,
斜轧
,
穿孔机
,
尺寸精度
,
工具设计
,
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