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婉君
,
谢翔
,
李兴亮
,
张睿
,
唐慧
,
周官宏
,
魏洪源
人工晶体学报
以钨酸钠为原料,硫酸胍为辅助剂,在强酸性反应体系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钨纳米纤维.利用XRD、SEM、TEM、ED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体系中钨酸钠与硫酸胍的摩尔比为6∶1时,在反应温度为170℃和反应时间48 h的条件下获得六方晶系的氧化钨纳米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 nm,长度为1~3 μm.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样品的电催化性能进行分析,以硫酸胍为辅助剂获得的六方相氧化钨(hex-WO3)对氢具有很强的电催化还原活性,在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热法
,
WO3
,
纳米纤维
,
电催化
牟婉君
,
谢翔
,
李兴亮
,
张锐
,
唐慧
,
周官宏
,
魏洪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TaCl5和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170℃制备性能良好的掺钽钨青铜.并利用XRD、TEM、SEM、UV-vis、IR等谱等分析检测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等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掺钽钨青铜的电催化还原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70℃合成六方相的掺钽钨青铜,尺寸为10~50 nm.电催化还原氢的实验显示,掺钽钨青铜对氢具有很强的电催化还原活性.
关键词:
钽钨青铜
,
水热法
,
电催化性能
余钱红
,
牟婉君
,
谢翔
,
李兴亮
,
张锐
,
魏洪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TaCl5和Na2 W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170℃保温6h~48h合成钽掺杂球形氧化钨。利用XRD、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物相、形貌表征。研究表明:水热反应时间为6 h~48 h均能获得三斜晶型的氧化钨球,球体尺寸在200 nm~350 nm之间。对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合成的氧化钨球进行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分析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获得钽掺杂氧化钨样品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平均禁带宽度为3.72 eV。
关键词:
钽
,
水热法
,
光吸收性能
牟婉君
,
李兴亮
,
刘国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在不同双水相体系中,Mo(Ⅵ)与Re(Ⅶ)的萃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6 mol/L的NaOH碱液体系中,通过加入掩蔽剂的方法,可实现Mo(Ⅵ)与Re(Ⅶ)的萃取分离.
关键词:
钼
,
铼
,
分离
,
双水相
牟婉君
,
李梅
,
钟正坤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58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光子的探测效率需对高纯锗(HPGe)探测器进行准确的建模.模拟计算研究了HPGe晶体长度对探测效率的影响,并在空间不同的测量位置对放射源进行测量,将模拟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对探测器晶体的尺寸进行调整,获得了HPGe探测器晶体的模拟计算的准确尺寸,并在122~1 332 keV能量范围内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此能量范围内HPGe探测器的探测效率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大多数在5%内,并建立点源探测效率与探测器轴向距离的关系.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
HPGe探测器
,
探测效率
杨喜安
,
赵国春
,
刘家军
,
宋玉波
,
董汉文
,
高建伟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2.003
胶东牟乳成矿带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控矿构造为一系列近似平行且等间距的NNE向的断层.对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构造、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断裂、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伊佐奈岐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构造;胶东牟乳成矿带为拆离断层上盘发育的断层系控矿,预测在牟乳成矿带下部,即在拆离断层附近可能存在品位更高、厚度更大的矿床.
关键词:
胶莱盆地
,
牟乳成矿带
,
拆离断层
,
控矿构造
金蕾
,
唐其环
,
彭长灏
,
牟献良
腐蚀学报(英文)
大气腐蚀的模拟加速试验方法研究(摘要)金蕾,唐其环,彭长灏,牟献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重庆630039)试样材料为20fi4比学成分《ql.):C017SI020.Mfl04(1.P001,50017,Cfl002、N1001.Cll001、A1001试验方法采用表1列出的加速试验TablelAcceleratedtestingconditions!相关性由于本研究中只m了一种材料,因此不能采用相关系数法定量计算,对相关性只作定性评价1刽1、2分别是加速试验和户外暴露试验结果从图中曲线看,加速试验
关键词:
null
,
accelerated testing
,
correlation analysis
,
carbon st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