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某含金精矿氰化过程中砷的氧化与金的浸出研究

林舒 , 吴雅睿 , 杨婧晖 , 杨超产 , 李绍卿 ,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2.010

某含砷金精矿含毒砂矿物较多,砷质量分数达6.12%.该精矿直接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的浸出率为58.36%;经助浸剂预处理6~8h后,氰化过程中加入防膜剂及活化剂SmD,金的氰化速度加快,浸出率可达到91.2%,同时浸出时间缩短8~10h.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 防膜剂 , 活化剂SmD , 氰化 , 金浸出率

砷铅锌烧渣中金的氰化浸出研究

鲁琛琛 , 林舒 , , 吴雅睿 , 李绍卿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8.02.006

砷铅锌烧渣与渗透剂一起磨至100%通过-200目后置于搅拌槽中,在选择条件下,用碳浆工艺氰化浸出,可使烧渣中金的含量从7.3g/t下降到0.5~1g/t,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湿法冶金 , 砷铅锌烧渣,渗透剂,金,碳浆工艺

钒钛微合金化耐腐蚀弹簧钢连续冷却的相变规律

, 陈银莉 , 武会宾 , 许黎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显微硬度法,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钒钛复合耐腐蚀弹簧钢在变形与未变形条件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并绘制了静态和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静态CCT曲线相比,动态CCT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即变形对各相的转变有促进作用,铁索体消失的冷速由3.5℃/s提高到10℃/s,珠光体消失的冷速由7℃/s提高到10℃/s;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显微硬度值增大.

关键词: 耐腐蚀弹簧钢 , 连续冷却相变 , CCT曲线 , 片层间距 , 显微硬度

大管径油气两相流流型变化机理的研究

王经 , 贾志海 ,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大直径水平和不同倾角的倾斜管道内油气混输流动的流型及流行转换进行了研究,探讨大直径油气混输管道不同倾斜度油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在大型多相流流动模拟实验装置上,模拟油气在大直径管道内的混输流动.通过改变倾斜角度,研究倾角分别为1°、5°以及10°下的油气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对段塞流流型的产生及其变化影响显著.

关键词: 油气混输 , 两相流动 , 段塞流 , 流型变化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板材轧制过程轧制力塑性有限元快速计算

张光亮 , 张士宏 , 刘劲松 , 张海渠 , 李长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满足板材轧制过程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要求,首先建立了板材轧制平面应变塑性有限元能量泛函。其次,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只考虑变形区的快速有限元模型,且对有限元建模的关键问题包括中性点、第一类速度奇异点和刚性区等进行了处理。最后,开发了板材轧制快速计算有限元程序,并且利用现场轧制数据测试了快速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和精度满足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关键词: 板材轧制;塑性有限元法;在线控制

板材轧制过程轧制力塑性有限元快速计算

张光亮 , 张士宏 , 刘劲松 , 张海渠 , 李长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满足板材轧制过程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要求,首先建立了板材轧制平面应变塑性有限元能量泛函.其次,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只考虑变形区的快速有限元模型,且对有限元建模的关键问题包括中性点、第一类速度奇异点和刚性区等进行了处理.最后,开发了板材轧制快速计算有限元程序,并且利用现场轧制数据测试了快速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和精度满足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关键词: 板材轧制 , 塑性有限元法 , 在线控制

基于粘塑性模型非球面透镜三维模压成型模拟

张小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析与探讨了高温玻璃的应力流动模型及其材料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粘塑性力学模型,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建立非球面透镜高温模压有限元模型,对光学玻璃L-BAL42球形预制件模压成非球面透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非球面透镜应力分布规律:透镜边缘处应力最大,在和模阶段应力快速增加,导致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结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采用较大的模压速度及冷却速度将导致残余应力增加,同时分析了透镜非球面偏差变化规律。最后在模具设计时将非球面偏差补偿进去,发现非球面透镜偏差减少,由正偏差变为负偏差。

关键词: 非球面 , 塑性模型 , 三维模压成型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