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7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烟幕剂CuCl2-FeCl3-GIC干扰电磁波性能研究

任慧 , , 崔庆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5.05.003

采用定量混合法,以微粉石墨为主体材料合成出2、3阶CuCl2-FeCl3-GIC,应用XRD技术对其层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证实所得产物以混阶形式存在,其中2、3阶CuCl2-FeCl3-GIC的特征层间距为1.28l nm和1.625 nm.由范德堡法测试了合成产物在常温静态下的平均电导率.并考核了CuCl2-FeCl3-GIC在激光、远红外及8 mm波段的屏蔽性能,试验结果证实其对工作在上述波段的电子器材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关键词: 炯火技术 , 石墨层间化合物 , 红外消光 , 烟幕干扰

新型四元系铋基绿石陶瓷的电性能

华强 , 杜慧玲 , 史翔 , 崔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1.012

采用固相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Bi_(1.5)Sr_(0.5))(M_(1.5)Nb_(0.5))O_7(BSMN,M =Sn~(4+)、Zr~(4+))新型铋基绿石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SSN和BSZN陶瓷均形成了立方绿石单相结构,无杂相产生.不同于BSSN, BSZN陶瓷材料在1MHz具有显著的正介电常数温度系数特性.四价阳离子Sn~(4+)、Zr~(4+)的分别引入,使得两种材料的介电常数及其温度系数有很大的差别.由于立方绿石的主干骨架为顶角相连的BO6八面体[1-2],而氧八面体之间的关联程度与电性能尤其是介电常数有本质联系.进一步讨论了四价取代阳离子对材料的电性能的作用规律.

关键词: 铋基绿石 , 电性能 , 介电常数温度系数

Bi基绿石结构陶瓷的电频率特性

骆新江 , 王晓翠 , 杜慧玲

材料导报

在低频、射频和微波波段频率下,借助HP4192A阻抗分析仪和HP8720ET/ES网络分析仪,对3种Bi基绿石结构电陶瓷材料BZN[(Bi1.5Zn0.5)(Zn05Nb1.5)O7]、BZS[(Bi1.5Zn05)(Zn0.5Sb1.5)O7]和BCZN[(Bi1.5Ca0.5)(Zn0.5Nb1.5)O7]的电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介电常数随着Bi基绿石结构中氧八面体间隙增大而增大;从低频到射频,BZN(ε≈160)、BZS(ε≈42)和BCZN(ε≈81)三体系介电常数都较高且很稳定,其介质损耗都很低(Tanδ≈10-4);在微波频段(4GHz)下,介电常数分别约为98.596、30.573和56.451.

关键词: 频率 , 绿石 , 介电常数 , 微波

Mg离子掺杂对含锆铋基绿石材料电弛豫性能影响

赵岑 , 杜慧玲 , 史翔 , 王瑾 , 杜娴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陶瓷(Bi1.5Zn0.5-xMgx)(Zr1.5Nb0.5)O7(BZMZN)(x=0.1、0.2、0.3、0.5),研究Mg2+取代对材料结构、组成、电性能以及弛豫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当Mg2+从部分至完全取代Zn2+,均合成了立方绿石主晶相结构,并有微量Bi12MgO19相产生.随着Mg2+取代量的增加材料介电常数和电损耗略有下降.材料在-150℃左右具有明显的电弛豫特征,对其弛豫过程进行拟合与计算,并结合价键理论探讨了BZMZN系绿石的低温电弛豫机制,这种弛豫源于材料结构中A位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及A位离子与O'位离子的本征跃迁过程.

关键词: 铋基绿石 , 电性能 , 弛豫特性

干法熄和稳定熄

郑文华 , 张晓光

钢铁

对干法熄和稳定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干法熄回收占焦炉能耗的35%~40%的红显热是稳定熄所不具备的优势;干法熄改善焦炭质量是稳定熄所无法比拟的;干法熄在减少对环境污染方面显著优于稳定熄;各国能源情况和能源价格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国家选择哪一种熄方式.

关键词: 干法熄 , 稳定熄 , 比较

制备烧结烟气脱硫用活性

郑亚旭 , 张建良 , 刘征建 , 杨成杰 , 付亚清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研究一种脱硫活性好、机械强度大的成型活性,用正交试验法制备成型活性,并对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效应考察,得到了用榆林废弃的半粉制备耐压强度高、脱硫效果好的成型活性的工艺条件.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耐压强度的测量,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方法测量了原料及成品活性的孔结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碘吸附值为304.8mg/g;比表面积为303.6m2/g;孔容为0.229 9mL/g;前5h的脱硫量达到80%以上,满足烧结烟气脱硫的要求.

关键词: 钢铁冶金 , 烧结 , , 活性 , 烟气脱硫

缚硫炼铁试验

龙世刚

金属学报

缚硫是在高硫炼焦煤中加入缚硫剂,使之“缚”住其中尽可能多的硫在炼铁时直接进入炉渣,减少生铁中硫的污染。用缚硫和高硫分别进行炼铁试验,结果表明:用缚硫在小高炉中炼出的铸造生铁,其合格率巳达到90%以上,取得的各项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均显示出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炼铁试验中,曾分层从高炉中取出焦炭、矿石、熔剂、生铁和炉渣五种炉料的样品,经过大量分析,得出在分别用缚硫和高硫炼铁期间五种炉料中沿高炉高度方向的含硫量变化,从而比较清楚地掌握了硫在高炉内的活动规律。这对进一步研究提高缚硫效果以及生铁的硫化和脱硫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干熄技术及其应用

刘智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1.016

介绍了干熄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国外干熄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干熄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大力发展干熄的必要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干熄 , 技术发展及应用 , 综述

制备烧结烟气脱硫用活性

郑亚旭 张建良 刘征建 杨成杰 付亚清

钢铁研究学报

用半制备柱状活性,用CO2做活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活性性能的影响。最优方案为炭化温度600℃、炭化时间60min、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90min、CO2流量100ml/min。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碘吸附值为304.8mg/g,活性的比表面积由原来的3.371m2/g增加到303.6m2/g;孔容由原来的0.001823ml/g增加到0.2299ml/g;微孔面积大大增加,平均孔径达到了微孔的要求(<5nm);耐压强度很高,前5个小时之内的脱硫量达到80%以上,满足烧结烟气脱硫的要求。

关键词: 钢铁冶金;烧结;半;活性;烟气脱硫

生物质脱硫性能实验研究

张军 , 林晓芬 , 印佳敏 , 范志林 , 徐益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玉米秆、树叶、棉花秆和稻壳等四种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热解制备的进行了脱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四种生物质中,玉米秆的脱硫性能最佳,而稻壳的脱硫性能最差.热解温度是影响生物质脱硫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热解温度从400℃到600℃,的脱硫效率增加,但热解温度进一步增加到850℃时,的脱硫效率降低.热解速度亦影响的脱硫性能.快速热解制得的的脱硫效率比慢速热解的高.随烟气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生物质 , 脱硫 , , 烟气温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7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