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重加热速率对X80级管线钢中M/A岛的影响

武会宾 , 唐荻 , 蔡庆伍 , 多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模拟方法并结合彩色金相和EBSD技术,分析了在线重加热速率对X80管线钢组织中M/A岛的含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重加热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够有效延迟位错回复、增大碳原子扩散速率,促进残留奥氏体中碳的富集,有利于晶内细小M/A岛的形成。重加热速率由20℃/s升高到50℃/s的过程中,M/A岛的百分含量基本呈现单调上升趋势,其分布位置也开始由晶界为主转变为晶内、晶界同时存在,当重加热速率高于50℃/s后,M/A岛的百分含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又以晶界分布为主,重加热速率为50℃/s时,M/A岛的含量达到峰值,呈现晶内、晶界同时分布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 重加热 , X80管线钢 , M/A岛

空冷弛豫对X7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多田 , 蔡庆伍 , 武会宾 , 冉旭 , 任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检测以及SUPPA55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轧后空冷弛豫对X7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轧制工艺下,试验钢随着空冷弛豫时间延长,入水温度降低,先共析铁素体的量和析出物的量都逐渐增多,前者的软化效果与后者的析出强化共同作用,使强度和塑性变化复杂化.试验钢存在最佳的一个入水温度区间,获得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两者呈层状交叠分布,在软化和强化效果的综合作用下得到了抗大变形管线钢X70级所要求的强度塑性最佳匹配.

关键词: X70级管线钢 , 弛豫时间 , 双相组织 , 抗大变形

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和屈强比的影响

多田 , 蔡庆伍 , 武会宾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9.014

利用SEM和TEM原位拉伸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的影响及低屈强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轧后弛豫+控制冷却的工艺可以获得铁索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弛豫终止温度是影响铁素体体积含量和晶粒大小的决定因素.当弛豫终止温度区间为690-705℃时,试样的强度和塑性达到了较好的匹配,满足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性能要求.弛豫终止温度越低,铁素体体积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大,屈强比越低.对拉伸过程进行动态原位观察的结果表明,铁索体(软相)和贝氏体(硬相)的协调变形机制是屈强比降低的原因.

关键词: 管线钢 , 抗大变形 , 屈强比 , 弛豫 , 协调变形

干法熄和稳定熄

郑文华 , 张晓光

钢铁

对干法熄和稳定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干法熄回收占焦炉能耗的35%~40%的红显热是稳定熄所不具备的优势;干法熄改善焦炭质量是稳定熄所无法比拟的;干法熄在减少对环境污染方面显著优于稳定熄;各国能源情况和能源价格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国家选择哪一种熄方式.

关键词: 干法熄 , 稳定熄 , 比较

制备烧结烟气脱硫用活性

郑亚旭 , 张建良 , 刘征建 , 杨成杰 , 付亚清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研究一种脱硫活性好、机械强度大的成型活性,用正交试验法制备成型活性,并对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效应考察,得到了用榆林废弃的半粉制备耐压强度高、脱硫效果好的成型活性的工艺条件.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耐压强度的测量,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方法测量了原料及成品活性的孔结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碘吸附值为304.8mg/g;比表面积为303.6m2/g;孔容为0.229 9mL/g;前5h的脱硫量达到80%以上,满足烧结烟气脱硫的要求.

关键词: 钢铁冶金 , 烧结 , , 活性 , 烟气脱硫

缚硫炼铁试验

龙世刚

金属学报

缚硫是在高硫炼焦煤中加入缚硫剂,使之“缚”住其中尽可能多的硫在炼铁时直接进入炉渣,减少生铁中硫的污染。用缚硫和高硫分别进行炼铁试验,结果表明:用缚硫在小高炉中炼出的铸造生铁,其合格率巳达到90%以上,取得的各项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均显示出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炼铁试验中,曾分层从高炉中取出焦炭、矿石、熔剂、生铁和炉渣五种炉料的样品,经过大量分析,得出在分别用缚硫和高硫炼铁期间五种炉料中沿高炉高度方向的含硫量变化,从而比较清楚地掌握了硫在高炉内的活动规律。这对进一步研究提高缚硫效果以及生铁的硫化和脱硫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干熄技术及其应用

刘智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1.016

介绍了干熄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国外干熄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干熄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大力发展干熄的必要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干熄 , 技术发展及应用 , 综述

制备烧结烟气脱硫用活性

郑亚旭 张建良 刘征建 杨成杰 付亚清

钢铁研究学报

用半制备柱状活性,用CO2做活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活性性能的影响。最优方案为炭化温度600℃、炭化时间60min、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90min、CO2流量100ml/min。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碘吸附值为304.8mg/g,活性的比表面积由原来的3.371m2/g增加到303.6m2/g;孔容由原来的0.001823ml/g增加到0.2299ml/g;微孔面积大大增加,平均孔径达到了微孔的要求(<5nm);耐压强度很高,前5个小时之内的脱硫量达到80%以上,满足烧结烟气脱硫的要求。

关键词: 钢铁冶金;烧结;半;活性;烟气脱硫

生物质脱硫性能实验研究

张军 , 林晓芬 , 印佳敏 , 范志林 , 徐益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玉米秆、树叶、棉花秆和稻壳等四种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热解制备的进行了脱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四种生物质中,玉米秆的脱硫性能最佳,而稻壳的脱硫性能最差.热解温度是影响生物质脱硫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热解温度从400℃到600℃,的脱硫效率增加,但热解温度进一步增加到850℃时,的脱硫效率降低.热解速度亦影响的脱硫性能.快速热解制得的的脱硫效率比慢速热解的高.随烟气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生物质 , 脱硫 , , 烟气温度

机的腐蚀防护

倪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3.05.014

炼焦设备中湿法熄的熄机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分析了造成熄机腐蚀的原因,曾采用氯化聚乙烯涂料防护,后改用喷涂不锈钢防护层.介绍了施工情况,分析了效果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 腐蚀防护 , 喷涂 , 不锈钢防护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