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化学镀钴-磷基多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屠振密 , 李宁 , 黎德育 , 翟淑芳 , 张景双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1.005

由于钴-磷基合金膜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较高的耐蚀性,能有效的用于数字存储装置,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钴-磷基合金 , 磁性 , 化学镀 , 多元合金

电镀合金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屠振密 , 安茂忠 , 张景双 , 杨哲龙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2.05.012

用电沉积法得到的合金镀层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如良好的物理性质、优异的抗蚀性、美丽的装饰性、磁性、可焊性以及可进行热处理或可代替昂贵的金属等.主要综述了电沉积合金镀层的主要特性、应用及发展,并讨论了合金镀层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电沉积 , 合金 , 非晶态 , 纳米材料

电沉积锌合金镀层的特性及应用

屠振密 , , 翟淑芳 , 张景双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4.03.004

锌合金镀层可以在适宜的镀液中比较容易的沉积出来,它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低氢脆性和化学稳定性,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电沉积合金镀层的主要特性和应用,并讨论了锌合金的最新发展趋向.电镀工作者应加快步伐推进锌合金在国内的应用.

关键词: 电沉积 , 锌合金 , 耐蚀性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高颖 ,

材料导报

具有独特结构与优异性能的碳纳米管(CNTs)已成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理想添加剂.介绍了CNTs/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CNTs的含量、分散性、取向性以及表面功能化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CNTs/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这类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聚合物 , 复合材料

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盐酸川丁特罗对映体

蒋敏燕 , 秦峰 , 熊志立 , 张上上 , , 李发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1137

以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Lux Cellulose-1),建立了在正相色谱条件下直接分离盐酸川丁特罗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乙醇、异丙醇等有机改性剂,三氟乙酸、二乙胺等流动相添加剂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性和碱性添加剂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最为显著:添加二乙胺时两对映体无分离趋势;添加三氟乙酸时对映体保留强,且分离趋势明显;而同时添加三氟乙酸和二乙胺则两对映体分离显著改善,分离度可达4.0.优化后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ux Cellulose-1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正庚烷-乙醇-三氟乙酸-二乙胺(88∶12∶0.3∶0.05,v/v/v/v),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25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左旋盐酸川丁特罗原料中右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查.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 , 盐酸川丁特罗 , 对映体分离

赵庄铜镍矿区构造逐级控制及构造指示矿特征探讨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菲氏管分离氢化物-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微量汞

钟勇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1.012

试样于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试验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为0.5~250ng/mL,汞的回收率为94%~101%.方法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菲氏管 , 氢化物 ,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 锌精矿 ,

国外红外用大尺寸锗晶体的生产方法及水平

李贺成 , 王铁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3.010

介绍了美国、独联体、日本、比利时和以色列用于8~12 μm红外系的锗晶体的生产方法, 包括CZ法、定向结晶法、铸造法、斯捷诺夫法、旋转晶片法、斯拉克巴杰法和籽晶垂直梯度凝固法. 国外已分别用CZ法和定向凝固法生产出Φ300 mm和Φ520 mm的大直径锗单晶.

关键词: 红外用锗晶体 , CZ法 , 定向凝固法 , 斯捷诺夫法 , 铸造法

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江泽慧 , 任海青 , 费本华 , 张东升 , 岳永德 , 陈晓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1.001

以毛竹、印度竹为原料,在氮气氛中炭化制得竹炭,然后于1450℃下采用熔融Si渗透技术制得SiC陶瓷材料.借助SEM、XRD、X射线能谱仪、TGA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竹炭和SiC陶瓷材料的微观构造、物相构成、材料的微区成分、力学特性及竹材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炭及其SiC陶瓷材料都继承了竹材的各向异性和微观构造特征;竹基SiC陶瓷是一种包含单质Si、C和SiC多相成分的复合材料;由两种竹材制备的竹炭及其SiC材料在微观构造、相组成和抗压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竹材 , 竹炭 , SiC陶瓷 , 微观结构 , 抗压强度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重影问题的研究

文江涛 , 胡跃辉 , 吕国强 , 钱鑫 , 宋志成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3.015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由于存在重影问题而限制了它们在商业上的应用,文章从弄区和可视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产生重影问题的理论原因,并建立一个光学结构模型,推导出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像素强度公式.给出一种定义重影度的方法,经软件仿真得到重影度与人眼到显示屏幕距离的关系曲线,基于上述模型和定义对重影问题的改善进行了探讨.软件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改善边缘光栅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可视区域,减小人眼看到重影的几率.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 视差光栅 , 重影 , 弄区 , 立体图像对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