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蕾
,
任克威
,
潘相敏
,
林瑞
,
马建新
催化学报
将 HZSM-5 (n(SiO2)/n(Al2O3) = 25, 38, 50 和 93.5), HM, Hβ, HY 和γ-Al2O3 等多种固体酸催化剂用于二甲醚(DME)水解, 并将其分别同自制的 CuO/ZnO/Al2O3 催化剂进行机械混合, 制备双功能催化剂并用于 DME 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 结合 NH3 程序升温脱附表征手段, 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酸性位的强度、酸量及种类对 DME 水解和重整反应的影响;结合热重-差热扫描量热分析表征手段, 研究了 HZSM-5(93.5)和γ-Al2O3 在 DME 水解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固体酸催化剂对 DME 重整制氢反应中 DME 转化率、H2 摩尔产率以及含碳气体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位的强度和酸量对 DME 重整制氢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 强酸度和高酸量无益于 DME 水蒸气重整制氢;以 HZSM-5 为固体酸的双功能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 而以γ-Al2O3 为固体酸的双功能催化剂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 H2 产率.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
氧化铜
,
氧化锌
,
氧化铝
,
二甲醚水解
,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
,
制氢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雒设计
,
郑新侠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5.017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方法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手段,研究了敏化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敏化处理.在α/γ和α/α相界析出σ,X相,并且随着敏化时间的延长,析出相含量增加;敏化处理后材料的强度有所提高,塑性明显降低,拉伸微观断口以解理平面为主要特征,并且随着敏化时间的延长出现了二次裂纹;材料的室温冲击功由固溶处理的290J以上降至敏化处理2h后的10J以下,冲击微观断口由韧窝转变为解理;析出相的存在是导致材料冲击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
敏化处理
,
析出相
,
力学性能
李敏
,
王振岭
,
石恒真
,
曾毅
无机材料学报
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晶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叶绿素作为敏化剂对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进行敏化,敏化前后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分别用XRD、AFM、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表明敏化达到了非常好的光电转换效果.选用白菜的软腐病菌作为实验菌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敏化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可见光下50min杀菌率几乎达到100%.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chlorophyll
,
sensitization
,
photocatalyse
,
bactericid
李敏
,
王振岭
,
石恒真
,
曾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6.020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晶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叶绿素作为敏化剂对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进行敏化,敏化前后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分别用XRD、AFM、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表明敏化达到了非常好的光电转换效果.选用白菜的软腐病菌作为实验菌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敏化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可见光下50min杀菌率几乎达到100%.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叶绿素
,
敏化
,
光催化
,
灭菌
冉光旭
,
朱汉明
,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以钨酸钠、三氧化钨和钨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微波技术在700℃一步合成了钠钨青铜.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所制备样品为单相的Na0.76WO3多晶.低温变温电阻测量发现:材料具有类半导体的导电行为.此外,样品还呈现明显的正湿敏特性,500 W微波加热功率所制备样品在60℃、湿度RH 60%的电阻率较RH 30%的电阻率增加了117%.
关键词:
钠钨青铜
,
固相微波合成
,
湿敏
徐宇兴
,
唐子龙
,
张中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简易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0~20 nm、长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的六方相氧化钨纳米线,比表面积高达130.69 m~2/g.将该纳米线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成敏感膜,经350 ℃烧结1 h后测试其氨敏性能并分析其敏感机制.结果表明:在200~350 ℃的温度范围内,该敏感膜对低浓度氨气(1~100) μL/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_(air)/R_(NH_3)=4.0~18.8)、良好的重复性和很好的稳定性;对同一浓度的氨气,随测试温度的升高其灵敏度不断增大;在同一温度下,灵敏度随氨气浓度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不断增大.
关键词:
水热法
,
氧化钨纳米线
,
氨敏特性
郭丽芳
,
李旭晏
,
孙涛
,
徐菊良
,
李劲
,
蒋益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381
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和临界点蚀温度(CPT)分别评价了在不同温度(600-950℃)下敏化处理2 h对SAF2304双相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耐点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蚀刻技术结合SEM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敏化温度的升高,SAF2304双相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耐点蚀性能都是先变差后增强,在700和750℃下敏化处理2h后其耐局部腐蚀性能最差.对材料微观组织形貌的表征显示,Cr2N的析出及其周边贫Cr区的形成是导致材料耐蚀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2304双相不锈钢
,
晶间腐蚀
,
点蚀
,
敏化温度
吕庆
,
张庆
,
白桦
,
李海玉
,
康苏媛
,
王超
色谱
doi:10.3724/8P.J.1123.2011.12005
建立了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布绒、贴纸和塑料玩具中苯甲醇等21种致敏性芳香剂的方法.对于布绒和贴纸玩具样品,采用丙酮超声振荡提取20 min后过0.45μm滤膜,经HP-IMS色谱柱(50 m×0.2 mm×0.5μm)分离,离子阱质谱检测.对于塑料玩具样品,采取溶解-沉淀方式提取,经Envi-carb石墨化碳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旋蒸、氮吹浓缩,过0.45μm滤膜后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对不同物质的定量限(LOQ)为0.02~40mg/kg,线性范围为0.002~50 mg/L,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2.2%~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0.5%.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玩具中苯甲醇等21种致敏性芳香剂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
致敏性芳香剂
,
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