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敏
硅酸盐通报
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抗弯冲击韧性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后,其强度及抗弯冲击性能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
混凝土
,
力学性能
潘慧敏
,
闫国亮
硅酸盐通报
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对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和整体掺配式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是一种值得在路面施工中推广的新材料.
关键词:
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
,
力学性能
,
破坏形态
司秀勇
,
潘慧敏
硅酸盐通报
通过试验,对不同掺量的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早期抗裂性能与基准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其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混凝土初裂时间延迟,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裂缝总面积显著降低.掺入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
关键词:
混杂纤维
,
混凝土
,
抗裂性
赵庆新
,
董进秋
,
潘慧敏
,
郝圣旺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三点弯曲冲击试验装置,结合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了玄武岩纤维质量分数为0%~0.60%时,玄武岩纤维增韧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BFRC)的冲击性能及其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混凝土冲击破坏过程中基于超声波波速的损伤演化过程,并应用体视显微镜观测了冲击过程中试件表面裂纹的发展,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提高混凝土冲击韧性的机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改善,但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当纤维质量比为0.36%时冲击韧性提高了2.2倍.各玄武岩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冲击破坏均表现出脆性特征,但玄武岩纤维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对冲击能量的吸收,其临近破坏时损伤变量较素混凝土提高了40%~83%;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冲击破坏过程表现出多缝开裂的特征,在最终破坏时主裂缝附近有明显的副裂缝出现.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
混凝土
,
抗冲击性能
,
损伤演化
,
表面裂纹
潘慧敏
,
刘征
,
李志业
硅酸盐通报
通过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试验,比较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间的不同,探讨了钢纤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前钢筋锈蚀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对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可以延长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有限元计算出的混凝土保护层初裂时间与快速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
钢筋锈蚀
,
有限元
潘慧敏
,
潘会滨
,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桥面修补混凝土受车桥振动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混凝土受扰阶段的确定方法、振动对新浇筑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及抗扰动混凝土的设计与配制进行了详述;分析了目前在该领域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浇筑混凝土
,
力学性能
,
车桥振动
潘慧敏
,
赵庆新
,
付军
硅酸盐通报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混凝土早龄期受扰动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混凝土受扰问题的提出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工程背景进行了总结;对扰动来源及模拟实验方法进行了归纳,并着重阐述了针对不同扰动源的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扰动阶段、扰动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扰动影响机理的分析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早龄期
,
混凝土
,
扰动
,
机理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慧差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慧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慧差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具备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提,确定有利靶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于岩体中下部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贯入式矿体两处.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