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军
,
鲁伟明
,
曾潮流
,
牛焱
金属学报
研究了Fe-8Cr, Fe-12Cr和Fe-18Cr合金在700℃含氯和两种硫含量还原性气氛中的腐蚀行为. 气氛中H2S含量增加导致合金发生加速腐蚀, 尤其造成Fe-18Cr合金表面氧化铬膜退化. 合金的加速腐蚀与膜中生成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密切相关. 合金的腐蚀速率随其Cr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通过计算气氛中平衡时的氯势、氧势、硫势预测了合金与气氛可能发生的反应, 并解释了腐蚀机制.
关键词:
Fe-Cr合金
,
oxidation
,
chlorination
,
sulfidation
,
null
,
null
潘太军
,
汪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11902/1005.4537.2013.212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含草酸、苯胺单体的溶液中以AZ91镁合金为基底沉积聚苯胺(Pani)涂层,并通过IR和SEM等手段对涂层的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同时通过极化曲线、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评价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聚苯胺涂层有效提高了镁合金基体的自腐蚀电位,并导致镁合金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近两个数量级;长期浸泡过程中发现涂层能够有效抑制腐蚀溶液的渗透,阻止基体合金的腐蚀.
关键词:
聚苯胺
,
循环伏安法
,
腐蚀
,
AZ91镁合金
张志刚
,
张学军
,
潘太军
,
牛焱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7.03.011
研究了Fe-10Al、Fe-5Cr-10Al和Fe-10Cr-10Al分别在900℃和1 000℃的初期氧化行为.利用电子显微镜(SEM)和俄歇电子谱(AES)分析了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的形貌与组成.Fe-Cr-Al实现铝的选择性氧化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合金中铝和铬的质量分数,同时也与氧化温度有关,较高的反应温度能促进铝的选择性氧化.Fe-10Cr-10Al比Fe-5Cr-10Al更快地实现铝的选择性氧化,而Fe-5Cr-10Al在1 000℃比在900℃更快实现铝的选择性氧化.
关键词:
铁基合金
,
初期氧化
,
俄歇电子谱
,
扩散性
潘太军
,
李杰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3.301
研究比较了Fe-10Si和Fe-22Si两种合金在600~700℃于ZnCl2-KCl盐膜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无盐膜下Fe-22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Fe-10Si合金表面生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的氧化层,外层主要为Fe的氧化物,内层为Fe和Si混合氧化物.而在盐膜下两种合金均发生了加速腐蚀,表面生成了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并出现内腐蚀,尤其是Fe-22Si合金表面保护性膜发生退化.合金的腐蚀速率随S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Fe-Si合金的加速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保护膜与氯化物沉积盐发生反应所致,通过热力学相图预测了可能发生的腐蚀反应,并探讨了加速腐蚀机制以及Si的效应.
关键词:
Fe-Si合金
,
ZnCl2-KCl
,
热腐蚀
,
内氧化区
,
相图
潘太军
,
陈婧
,
李杰
,
胡静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149
研究比较了Fe-13Cr-xMn(x=0.5,1,2)系列合金在干燥和湿润空气中800℃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干燥气氛中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当Mn含量低于1%时有助于合金表面生成阻碍Cr挥发的(Mn,Cr)3O4尖晶石相;而当Mn含量达到2%,合金表面则会产生Mn2O3,从而影响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含水蒸气气氛中,合金发生了失稳态氧化,表面生成了大量氧化物,合金的氧化速率随Mn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原因是Mn含量增加导致膜层中形成(Mn,Cr)3O4尖晶石相,从而有效阻碍了水气环境中Cr的挥发,尤其Fe-13Cr-2Mn合金在氧化初期12h内并没有发生加速腐蚀,Fe-Cr-Mn合金的加速氧化是由表面氧化铬膜与水蒸气发生反应所致.通过SEM,XRD等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合金加速氧化机制以及Mn效应.
关键词:
Fe-Cr-Mn合金
,
氧化
,
Cr挥发
,
Mn效应
,
水蒸气
沈杰
,
潘太军
,
陈杨
,
胡静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308
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Fe-xCr-5Al合金(x=10%,15%,20%,原子分数)在KCl-ZnCl2盐膜下在600℃空气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无盐膜条件下合金的氧化相比,3种材料在KCl-ZnCl2盐膜下均发生了加速腐蚀,其表面氧化铬膜在氯化物盐中发生溶解,且合金中较高Cr含量并没有有效提高合金抗氯化腐蚀的能力.在氯化盐中合金发生快速腐蚀主要是由于氧化铬溶解生成了铬酸盐,使得合金表面形成疏松的富Fe氧化产物.基于热力学相图讨论了合金在氯化物盐中的腐蚀机制,并揭示了Cr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Fe-Cr-Al合金
,
腐蚀
,
KCl-ZnCl2
,
Cr效应
潘太军
,
鲁伟明
,
曾潮流
,
牛焱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12.006
研究了Fe-8Cr,Fe-12Cr和Fe-18Cr合金在700℃含氯和两种硫含量还原性气氛中的腐蚀行为.气氛中H2S含量增加导致合金发生加速腐蚀,尤其造成Fe-18Cr合金表面氧化铬膜退化.合金的加速腐蚀与膜中生成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密切相关.合金的腐蚀速率随其Cr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通过计算气氛中平衡时的氯势、氧势、硫势预测了合金与气氛可能发生的反应,并解释了腐蚀机制.
关键词:
Fe-Cr 合金
,
氧化
,
氯
,
硫
,
腐蚀
,
失效
潘太军
,
贺云翔
,
李杰
,
张保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485
研究了二元Cu-Cr合金Cu-0.5Cr,Cu-7.0Cr和Cu-15.0Cr(原子分数,%)在700和8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基本遵循抛物线规律,其中Cu-0.5Cr合金的氧化近似于纯Cu的氧化行为,氧化产物主要为Cu的氧化物,Cr2O3颗粒弥散分布于氧化膜内层靠近膜/基体界面;Cu-7.0Cr和Cu-15.0Cr氧化后外层形成CuO和Cu2O,内层为Cr2O3和Cu2O·Cr2O3混合氧化物,并含有部分未氧化的Cr颗粒.合金的氧化速率随C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β相尺寸减小也利于提高Cu-Cr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合金氧化膜结构和生长规律与合金的原始显微组织和β相分布状态有关.
关键词:
Cu-Cr合金
,
氧化
,
抛物线定律
,
晶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