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胜山
,
梁晓丽
,
姚金环
,
潘观林
,
李延伟
,
张灵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Al3+/Ni2+摩尔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的Al取代Ni(OH)2样品.振实密度测试发现当Al含量低于10%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振实密度急剧增大;当Al含量为10%时,样品具有最大的振实密度;继续增加Al含量,样品的振实密度开始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当Al含量低于5%时,样品的晶型为β相;当Al含量在5%~l0%时,样品的晶型为α帮混合相;当Al含量高于1o%时,样品的晶型为a相.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研究表明:掺Al样品比未掺Al样品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其中Al含量为15%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A/g恒电流充放电下的稳定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分别高达324 mAh/g和516mAh/cm3,并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氢氧化镍
,
Al取代
,
化学共沉淀法
,
振实密度
,
电化学性能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胜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胜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胜蚓
,
生长
,
繁殖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胜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王卫星
,
邓军
,
龚庆杰
,
韩志伟
,
吴发富
,
张改侠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4.004
豫西地区是中国仅次于胶东地区的第二大产金基地,而熊耳山地区则是豫西重要的黄金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燕山期五丈山、花山、合峪三大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三大岩体与金矿分布、成矿时间、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成生关系.研究认为: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与区内众多金矿床(点)显示出同空间的分布关系;岩体和金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成矿与成岩在同阶段或稍晚于成岩阶段;在岩体和矿床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氧同位素特征方面,显示出金成矿与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的同源关系.
关键词:
豫西熊耳山
,
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
,
金成矿
薄涛
,
贡素萱
,
杨学东
,
李薇
,
李克安
,
刘虎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5.001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 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究了分离条件的改变对MEEKC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色谱条件的改变对疏水性山酮和亲水性山酮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当微乳体系为50 mmol/L硼酸缓冲液(pH 9.5)、10%(体积分数)正丁醇、80 mmol/L正庚烷、1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5 mmol/L磺酸化β-环糊精,分离电压为20 kV和柱温为35 ℃时,10个山酮中有9个可被基线分离.
关键词: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
,
山酮类化合物
,
分离选择性
,
添加剂
梁艳
,
于世锋
,
陈卫军
,
曹炜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26
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山奈酚的质谱过程进行了表征,并用量子化学方法对山奈酚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了理论研究. 依据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对山奈酚的各质谱碎片离子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确定了各碎片的稳定结构;然后,在ROB3LYP/ 6-311 + + G(2d,2p)水平计算了形成各碎片离子所需的键断裂能,进而推导出了山奈酚的质谱碎裂途径. 计算结果显示,山奈酚主要通过C环碎裂而发生裂解,出现碎片m/z 284.7、256.7、228.7、210.7、184.8、168.7和150.7,其中m/z 210.7的碎片离子键断裂能最小,m/z 150.7的碎片离子键断裂能最大,说明前者很容易由母离子碎片形成,后者较难由母离子碎片形成.
关键词:
山奈酚
,
电喷雾质谱
,
裂解途径
,
键断裂能
,
量子化学
郑明贵
,
王文潇
,
蔡嗣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9.002
在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和Delphi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将综合指标划分为6个档次,然后对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位于Ⅳ级,为差等级.最后,指出了矿区今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姑山矿区
,
可持续发展
,
评价
杨瑞宽
,
张东奎
,
韩金波
,
王彦龙
,
刘国良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6.008
针对山枣岭金矿矿体顶底板破碎,矿石品位低,开采难度大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通过优化采场结构,采用预留矿柱、锚杆支护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矿石贫化,提高了出矿品位,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复杂矿体
,
留矿采矿法
,
优化结构
,
联合支护
,
强化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