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97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3+)掺杂Y_2O_3透明陶瓷制备及发光性能

罗军明 , 邓莉萍 , 艾云龙 ,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Y_2O_3为基质材料,掺杂不同含量的La~(3+),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粉,粉体压制后在真空度1×10~(-3) Pa下烧结得到La~(3+)掺杂Y_2O_3透明陶瓷.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粉体一次颗粒形貌,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HV-1000型维氏硬度计测定样品硬度和断裂韧性,阿基米德法测定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透过率.结果表明:制备的La~(3+):Y_2O透明陶瓷透光率可达80%,掺杂La~(3+)可以显著降低La~(3+):Y_2O_3透明陶瓷的烧结温度;随着La_2O_3添加量的提高,样品透光率逐渐提高,但La_2O_3添加量过大会造成点阵畸变严重;随着La_2O_3添加量的提高,样品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均逐渐提高,最后趋于平稳;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样品透光率也逐渐增大,继续增大保温时间,透光率趋于平缓.结合样品的透光率、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考虑可知La_2O_3适合掺杂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0 at%、1550℃和3h.

关键词: La~(3+)掺杂Y_2O , 透明陶瓷 , 机械力化学法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压技术及其应用

肖志瑜 , 李元元 , 吴苑标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0.02.010

概述了压技术的发展和致密化机制,并介绍了用压技术制成的材料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压技术的技术关键以及在国内开展该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压技术 , 应用 , 粉末冶金

压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肖志瑜 , 李元元 , 邱诚 , 张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01.007

简要介绍了压工艺方法、特点和应用,并对其关键技术( 包括粉末、润滑剂、压温度、压系统和致密化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国内 加快开展压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压工艺 , 粉末冶金 , 新工艺 , 关键技术

高炉高风的试验研究

陈冠军 , 张建良 , 马金芳 , 贾军民 , 陈杉杉

钢铁研究学报

在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下,首钢开展了高炉高风试验研究.2009年高风试验情况表明,迁钢2号高炉连续4个月月均风突破1270℃,实现年均风1258.7℃,达到了高炉生产降低焦比和提高煤比等目标.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分析了高风试验前、2008年和2009年迁钢2号高炉的试验数据,2009年实现1280℃高风下的热风炉、高炉等操作技术,研究了助燃空气温度、煤气预热温度、煤气热值、煤气流量和燃烧送风时间等参数对高风的影响,提出了高风随其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 , 操作

高炉高风的试验研究

陈冠军 , 张建良 , 马金芳 , 贾军民 , 陈杉杉

钢铁研究学报

在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下,首钢开展了高炉高风试验研究。2009年高风试验情况表明,迁钢2号高炉连续4个月月均风突破1270℃,实现年均风12587℃,达到了高炉生产降低焦比和提高煤比等目标。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分析了高风试验前、2008年和2009年迁钢2号高炉的试验数据, 2009年实现1280℃高风下的热风炉、高炉等操作技术,研究了助燃空气温度、煤气预热温度、煤气热值、煤气流量和燃烧送风时间等参数对高风的影响,提出了高风随其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炉 , hot blast stove , high blast temperature , operation

高炉高风问题的探讨

陈冠军

钢铁研究

分析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首钢历年年均风的变化,介绍了首钢近年提高高炉风温情况.分析了近年首钢各厂区高炉的年均风,结合1 250℃以上月均风的实例,说明迁钢2号高炉高风实践是首钢高炉风进步的主要标志.讨论了与高风紧密关联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原燃料和高炉操作等问题.高风是1项综合技术,与大喷煤、富氧等技术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作用.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

酸性镀锌工艺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

制定了宽酸性镀酸锌工艺.滚镀的最佳工艺为:氯化锌45~55 g/L,氯化钾200 ~ 230 g/L,硼酸30~35 g/L,402主光剂1 mL/L,402辅光剂30 mL/L,温度15~45℃,pH=4.5~5.5,电压5.5~6.5 V.挂镀时只需改氯化锌含量为55~65 g/L,电流密度1~3 A/dm2.该工艺允许的温度范围宽,镀液稳定,出光快,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所用主光剂和辅光剂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酸性镀锌 , 温度范围 , 光亮剂 , 抗氧化性

新型中磷化工艺实践

文斯雄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3.05.011

介绍了新型锌钙系中磷化转化膜的特点、用途、工艺配方和工艺参数等,对新型中磷化溶液的管理维护及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等作了较详细阐述.

关键词: 新型磷化 , 锌钙系工艺参数 , 机理 , 故障

敏材料吸附研究进展

胡耀强 , 权朝明 , 刘海宁 , 吴志坚 , 叶秀深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11.021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敏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染料及其他物质的吸附、脱附和控制释放,而无需添加其他试剂,降低了这些过程造成的污染.因此敏吸附材料作为智能响应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现在被研究得最多的敏材料,它的相转变温度(LCST)为32℃,许多复合的敏吸附材料的LCST小于40℃,这使得敏吸附材料在蛋白质的活性分离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敏材料在吸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敏吸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敏材料 , 吸附 , 染料 , 蛋白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9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