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3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2T1C像素电路的AM OLED数字驱动方法研究

贾一鸣 , 屠震涛 , 张小宁 , 梁志虎 , 李纯怀 , , 彭威臣 , 朱立伟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4.0655

为了改善由于像素间TFT特性不同导致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AM OLED)亮度不均匀现象,研究了基于2T1C像素电路的边寻址边显示(Address While Display,AWD)数字驱动方法,该方法采用等权重的11子场累积式发光方式,并用有序抖动方法实现256灰度级.通过在14 cm(5.5 in)的AM OLED模组上对该方法的实现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字驱动方法在0~255灰度区间的不均匀性最大为28%,对灰度变化不敏感,而模拟驱动的不均匀性随灰度级的降低显著增大,最大为133%.数字驱动显示图像的均匀性显著优于模拟驱动,且采用基本的2T1C像素电路即可实现,降低了对像素电路和制备成本的要求.

关键词: AM OLED , 像素电路 , 数字驱动 , FPGA

压技术及其应用

肖志瑜 , 李元元 , 吴苑标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0.02.010

概述了压技术的发展和致密化机制,并介绍了用压技术制成的材料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压技术的技术关键以及在国内开展该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压技术 , 应用 , 粉末冶金

铁基粉末压过程中的致密化

谷曼 , 王德广 , 焦明华 , 俞建卫 , 吴玉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自制电阻式粉末压系统研究了铁基粉末的压行为,对铁基粉末在压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与粉末流动性关系、加热方式与粉末冶金制品密度关系及模具温度与压坯硬度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粉末在合适的温度及压制力即粉末温度在(85±5)℃温度范围,模具外壁温度在135℃(内壁温度为115℃),压制力为700 ~ 750 MPa时,所得到的粉末压坯密度最大,且此时测出其脱模力较小,粉末压坯硬度值较大;润滑剂在压制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颗粒间以及粉末与模具间摩擦力,使实际作用在粉末上的作用力增大,有效提高了制品致密化程度.

关键词: 粉末冶金 , 压行为 , 致密化 , 工艺参数

压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肖志瑜 , 李元元 , 邱诚 , 张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01.007

简要介绍了压工艺方法、特点和应用,并对其关键技术( 包括粉末、润滑剂、压温度、压系统和致密化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国内 加快开展压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压工艺 , 粉末冶金 , 新工艺 , 关键技术

高炉高风的试验研究

陈冠军 , 张建良 , 马金芳 , 贾军民 , 陈杉杉

钢铁研究学报

在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下,首钢开展了高炉高风试验研究.2009年高风试验情况表明,迁钢2号高炉连续4个月月均风突破1270℃,实现年均风1258.7℃,达到了高炉生产降低焦比和提高煤比等目标.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分析了高风试验前、2008年和2009年迁钢2号高炉的试验数据,2009年实现1280℃高风下的热风炉、高炉等操作技术,研究了助燃空气温度、煤气预热温度、煤气热值、煤气流量和燃烧送风时间等参数对高风的影响,提出了高风随其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 , 操作

高炉高风的试验研究

陈冠军 , 张建良 , 马金芳 , 贾军民 , 陈杉杉

钢铁研究学报

在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下,首钢开展了高炉高风试验研究。2009年高风试验情况表明,迁钢2号高炉连续4个月月均风突破1270℃,实现年均风12587℃,达到了高炉生产降低焦比和提高煤比等目标。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分析了高风试验前、2008年和2009年迁钢2号高炉的试验数据, 2009年实现1280℃高风下的热风炉、高炉等操作技术,研究了助燃空气温度、煤气预热温度、煤气热值、煤气流量和燃烧送风时间等参数对高风的影响,提出了高风随其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高炉 , hot blast stove , high blast temperature , operation

高炉高风问题的探讨

陈冠军

钢铁研究

分析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首钢历年年均风的变化,介绍了首钢近年提高高炉风温情况.分析了近年首钢各厂区高炉的年均风,结合1 250℃以上月均风的实例,说明迁钢2号高炉高风实践是首钢高炉风进步的主要标志.讨论了与高风紧密关联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原燃料和高炉操作等问题.高风是1项综合技术,与大喷煤、富氧等技术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作用.

关键词: 高炉 , 热风炉 , 高风

酸性镀锌工艺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

制定了宽酸性镀酸锌工艺.滚镀的最佳工艺为:氯化锌45~55 g/L,氯化钾200 ~ 230 g/L,硼酸30~35 g/L,402主光剂1 mL/L,402辅光剂30 mL/L,温度15~45℃,pH=4.5~5.5,电压5.5~6.5 V.挂镀时只需改氯化锌含量为55~65 g/L,电流密度1~3 A/dm2.该工艺允许的温度范围宽,镀液稳定,出光快,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所用主光剂和辅光剂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酸性镀锌 , 温度范围 , 光亮剂 , 抗氧化性

新型中磷化工艺实践

文斯雄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3.05.011

介绍了新型锌钙系中磷化转化膜的特点、用途、工艺配方和工艺参数等,对新型中磷化溶液的管理维护及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等作了较详细阐述.

关键词: 新型磷化 , 锌钙系工艺参数 , 机理 , 故障

敏材料吸附研究进展

胡耀强 , 权朝明 , 刘海宁 , 吴志坚 , 叶秀深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11.021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敏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染料及其他物质的吸附、脱附和控制释放,而无需添加其他试剂,降低了这些过程造成的污染.因此敏吸附材料作为智能响应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现在被研究得最多的敏材料,它的相转变温度(LCST)为32℃,许多复合的敏吸附材料的LCST小于40℃,这使得敏吸附材料在蛋白质的活性分离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敏材料在吸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敏吸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敏材料 , 吸附 , 染料 , 蛋白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3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