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珍
,
都兴红
,
张凯
,
唐竹胜
,
娄太平
,
涂赣锋
材料与冶金学报
深还原—熔分固相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生产钒铬生铁是利用红格矿的途径之一.由于V2 O5与Cr2O3的赋存、分布以及冶炼过程中的走向基本一致,综合回收利用二者可一起考虑.为了提高钒、铬回收率,实现钛和铁的有效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在氩气保护下,配料的碱度、深还原—熔分温度和配碳量对熔分过程和钒、铬走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渣碱度为1.2,配碳量为0.5%,熔分时间为15 min,熔分温度为1 610℃时,渣铁的分离效果较好,且有利于钒、铬熔于铁相.
关键词:
红格矿
,
深还原—熔分
,
钒
,
铬
,
分配比
袁峰
,
周涛发
,
岳书仓
,
朱光
,
侯明金
中国稀土学报
对比研究了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出, 皖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属于典型的壳源岩浆岩, 而赣东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则具有幔源特征, 这是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岩浆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而皖南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 稀土元素的研究结果同时得到地球物理、成岩构造背景、稳定同位素等研究的证实, 也表明稀土元素在岩浆岩成岩物质来源方面有很好的示踪作用.
关键词:
地球化学
,
岩浆岩
,
江南隆起
,
稀土
李以科
,
王高尚
,
曹殿华
,
李瑞萍
,
黄玉凤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9.003
赣东北金山金矿床23个钻孔金品位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金品位分布具有很好的标度不变性,即具有分形分布的特征,并且具有双重分维结构.建立的品位-分维模型表明,矿化大多集中在分维值为0.5左右,分维值趋近于1时,金往往出现极高品位;而分维值大于1时,金矿化较弱.双重分维结构中的D1值反映了石英脉型矿石的分形特征,D2则有可能指示蚀变糜棱岩矿化类型的分形特征.根据分维结构的规律,预测了在301~309线及321~329线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分形
,
韧性剪切带金矿
,
金山金矿床
,
赣东北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胡立湘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6.012
采用双锋角钻头和普通麻花钻对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进行钻削试验,从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分析双锋角钻头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制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麻花钻对比,双锋角钻头钻削CFRP时钻削轴向力减小约20%,制孔出口质量更好,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体现优异的切削性能更适合CFRP的制孔加工.
关键词:
双锋角钻头
,
CFRP
,
钻削轴向力
,
出口质量
,
孔壁表面粗糙度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唐玲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5.010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锋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锋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锋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关键词:
双锋角钻头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撕裂
,
加工参数
朱明
,
洪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5.002
涂膜开裂是常见的涂膜弊病,长期以来,是涂料配方设计要考虑解决的问题.涂膜开裂存在多种模式,根据毛细管理论,存在颗粒比表面积和不发生开裂的最低成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乳液粒径、不同的填料粒径和最低成膜厚度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直接决定了不发生开裂的最低成膜厚度,比表面积越大,最低成膜厚度越薄.两者之间经过数据拟合符合经验公式y=1116x-1.7,为配方开发人员进行理论计算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毛细管理论
,
比表面积
,
最低成膜厚度
,
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