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风亮
,
倪峰
,
崔延遂
,
侯麦珍
,
魏世忠
,
流杰
复合材料学报
对Al2O3/Mo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Al2O3/Mo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随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基体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显微硬度逐渐增加,磨损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犁沟在数量、深度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当Al2O3的体积分数为3%时,随着磨粒粒度的减小,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逐渐增加,Al2O3的体积分数较高(5%、10%、15%)时,比磨损率随磨料粒径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材料的磨损量随载荷增加而增加,材料的磨损量的排列顺序不受载荷变化的影响。在同一载荷下,材料的磨损量随掺杂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掺杂量的不断增大,磨损量下降趋势减缓。
关键词:
Al2O3
,
Mo
,
磨料
,
载荷
,
磨损
,
犁沟
刘金贵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716
“敏杰”提金剂具有低毒环保、浸出速度快、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在碱性条件下替代NaCN浸金效果较好,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压力。张家口弘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敏杰”提金剂进行了金矿堆浸工业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在金矿石堆浸生产中,“敏杰”提金剂完全可以替代NaCN进行浸金,其生产技术指标与NaCN浸金相当,金浸出率达到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在黄金行业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毒
,
环保
,
“敏杰”提金剂
,
NaCN
,
金矿
,
堆浸
李杰
,
邓劲松
,
容树辉
,
刘怀礼
,
刘玉雷
,
李志民
,
肖国洪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116
“敏杰”提金剂具有低毒环保、使用方法简单的优点,且在常规碱性条件下代替NaCN浸金效果好,并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的压力.对广西田林高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鸡公山金矿石,采用“敏杰”提金剂的堆浸生产工业实践表明:在药剂消耗、成本费用及提高金浸出率等方面较采用NaCN有较大幅度改善;按其200万t/a矿石处理规模,年可增收节支561.6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国内黄金类似矿山有广泛的适用性,极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
堆浸
,
提金剂
,
NaCN
,
低毒
,
浸出率
,
经济效益
林纬
,
喻九阳
,
郑小涛
,
聂思皓
,
徐成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数值模拟雷诺数Re=100的条件下,脉动流振幅和频率分别为0.2≤A≤0.8和0≤fp≤20 Hz时方柱绕流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方柱绕流的升、阻力系数,涡脱频率及尾涡特性,且稳定流下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脉动流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在脉动流频率fp为1.2~2.6自然涡脱频率fsn时,旋涡脱落频率存在“锁定”现象;在锁定范围内,尾涡形成区域变短,时均阻力系数显著增大,且在脉动流频率等于两倍频率时,时均阻力系数达到峰值;随着振幅的增大,频率“锁定”范围增大.
关键词:
方柱
,
脉动流
,
锁定
岳强
,
陈凌
,
孟淑敏
连铸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6流中间包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6流中间包内的流场特征,以及有无C型挡墙的加入,中间包内流场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C型挡墙的加入使6流中间包各流的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钢液温度和成分的均匀;C型挡墙的加入使6流中间包近流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关键词:
6流中间包
,
RTD曲线
,
流场
,
迹线
夏朋辉
,
刘树红
,
吴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的基础上,利用雷诺平均N-S方程,标准k-ε紊流模型,结合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旋流泵的内部流动,得到了旋流泵压力面、吸力面上的压力分布,同时也估算了叶轮的效率,比较了旋流泵试验性能与数值模拟性能,有助于了解旋流泵的内部流动特性,指导旋流泵的水力设计.
关键词:
旋流泵
,
数值模拟
,
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
周继程
,
赵军
,
张春霞
,
郦秀萍
,
尤新东
,
张维彬
中国冶金
炼铁系统的能源消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60%以上,提高炼铁系统的能源效率已成为解决钢铁工业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从炼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炼铁系统(包括烧结和高炉)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并以唐钢南区炼铁系统为例,计算了其炼铁系统由含碳能源引起的CO2排放量。
关键词:
物质流
,
能量流
,
CO2排放
,
炼铁系统
郑文华
,
于振东
,
文相浩
中国冶金
研究了大型焦炉的能量流,重点分析大型焦炉的高效率能量转换、加热焦炉用煤气热能的节约、焦炉煤气由燃料化利用向资源化利用的提升、焦炉支出热的回收和高效利用;充分论述大型干熄焦装置宜采用高温高压锅炉.
关键词:
大型焦炉
,
能量流
,
干熄焦
,
高温高压锅炉
李永祥
,
程乃良
,
陈志平
,
郑淑国
,
王颖
,
朱苗勇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02.008
通过三流T型连铸中间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直挡墙、V型挡墙及其与抑湍器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挡墙控流装置的控流效果优于无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但不如设计合理的V型挡墙控流装置;V型挡墙与挡坝组合控流装置(方案Ⅴ)的控流效果较好,在其基础上加入抑湍器后控流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针对三流T型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
控流装置
,
物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