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

, 肖静怡 , 黄可龙 , 于金刚 , 黄笃树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23

合成含氟席夫碱,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C20H14F2N2O2),化合物单晶进行了X射线晶体衍射和分子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609 38(8),b=1.634 7(2),c=9.447 4(2),V=165.19(4) nm3,Z=4,Dc=1.417,μ(MoKα)=0.11 mm,F(000)=728,T=293 K,R=0.032. 制备了其锌配合物C20H12F2N2O2Zn. 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其固态和溶液的荧光性能.

关键词: 席夫碱 , 配合物 , 晶体结构 , 荧光

吉林省复兴村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水量预测

闫永生 , 李向文 , 李师白 , 卢昱润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6

复兴村金矿床是近年在吉林省东南部发现的一个小型的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为老岭岩群珍珠门组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为弱—中等富水,渗透性差,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第四系覆盖层薄,水文地质边界简单,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采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和"大井法"对3号矿体矿坑水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排水建议,为后续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复兴村金矿区 , 水文地质特征 , 水量预测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绝缘灌封材料对电保护器用压敏电阻的电性能影响

王茂华 , 胡克鳌 , 张南法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4.06.018

研究了压敏电阻器在环氧树脂灌封后的电性能变化.由于灌封材料渗入了压敏电阻的边沿,漏电流持续上升,不能趋于稳定,引起了性能的劣化,压敏电阻的侧面灌封材料有电流通过.经交流老化试验后,压敏电阻的性能进一步劣化,通过选择与压敏电阻匹配的灌封材料,或先用绝缘釉对压敏电阻进行侧面处理,可避免由于灌封材料引起的性能劣化现象.

关键词: 压敏电阻 , 灌封 , 绝缘 , 电性能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赵斌,迟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阜山分矿混合井工作面预注浆

吴文根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4.010

文中介绍了在水较大的竖井井筒掘砌施工中,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合理选择注浆工艺,既可改善施工条件,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关键词: 混合井 , 工作面 , 预注浆

田兴铁矿1主井施工突水治理工程实践

翟会超 , 南世卿 , 胡巍巍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10

针对田兴铁矿1#主井井壁突水情况及井壁裂隙破碎带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在出水点埋设3根导水管将井壁水引入工作面水窝,再浇筑混凝土井壁形成支撑结构防止围岩失稳、裂隙扩展,最后待浇筑混凝土养护后对其壁后注浆封水的突水治理方案。其中,壁后注浆采用上行式注浆,由下而上逐步推进注浆封水,注浆孔分3层上下菱形交错布置。经过井壁突水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田兴铁矿1#主井井壁裂隙破碎带水从最初的64 m3/h降到近20 m3/h,对井壁水起到了封堵作用,有效保障了后续井筒下掘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 竖井 , 壁后注浆 , 导水 , 井壁支护 , 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