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3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结构紫外光稳定性分析

, 李承璋 , 赖威宏 , 赵宏昌 , 陈君维 , 林宗贤 ,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2.0125

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件技术是市面上常用的散射式光开关系统,且常常应用于具隐私保护性之电控切换窗户中.然而对于室外的应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液晶材料与聚合物结构对于照射紫外光之稳定性与耐受性值得被讨论,尤其是较少被讨论之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聚合物结构之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件在紫外光照射下光电特性的变化,期待可以了解聚合物结构特性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并提出适当之改善方法.本实验藉由选择具有高紫外光稳定性之主体液晶搭配紫外固化胶调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预聚物,分别探讨不同固化胶比例与光强度等固化条件下,组件照射紫外光后对于光电特性造成的影响,以此了解各种聚合物形貌照射紫外光后之光电特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照射紫外光后,各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件之临界电压仅仅些微提升,但下降时间剧烈地提高,以聚合物比例35%、固化强度2 mW/cm2为例,临界电压从15.57 V些微提升至18.18 V,下降时间从195.12 ms大幅提升至925.26ms.此外,本研究亦发现相对于照射前,照射紫外光后之组件的下降时间对于电压施加时间长短相当敏感,且此现象可藉由调整固化光强度与固化胶浓度有抑制之趋势.本研究呈现了各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件在照射紫外光后光电特性的变化,并了解聚合物结构的特性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组件 , 紫外光稳定性 , 临界电压 , 反应时间

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于洋 , 顾家琳 , 康飞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5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 表面再生技术 , 修复再生层 , 类金刚石膜 , 硅氧玻璃膜

"摩"(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王勇 , 任平弟 , 刘家浚 , 周仲荣

功能材料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关键词: "摩"技术 , 摩擦磨损 , 油润滑

材料对铸铁试样摩擦表面改性的影响

刘永强 , 张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12

运用改装的摩擦实验机对灰铸45#钢摩擦副做旋转对磨实验.在摩擦副中滴入摩试剂,烫在大气环境中变载荷、定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主要探索摩材料对灰铸铁摩擦副表面改性的机理和耐磨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试样表面有大量光滑的灰色块状物生成,表面微区亦增添了来自矿物粉体中的元素;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其中灰色区尤为显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起到了良好的耐磨减摩效果.

关键词: 摩擦 , 磨损 , , 表面改性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槲寄生中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赵云丽 , 马铭研 , 高晓霞 , 刘涛 , 于治国 , 毕开顺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5.012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表明,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槲寄生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草素-7-O-β-D-葡萄糖苷 , 槲寄生

坡密和胶

马维兴 , 姜焕清 , L C Liu , L S Kisslinger , L S Kissling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11

讨论了高能强-强散射过程中的坡密以及坡密的QCD内容.认为坡密有可能就是具有量子数IG=0+,JPC=2++的张量胶球ξ(2 230).用雷其化胶球模型计算了高能质子-质子散射截面和坡密-核子的耦合参数β.理论结果与实验的要求一致.

关键词: 坡密 , 张量胶 , 雷其理论

晶体研究概述

温激鸿 , 韩小云 , 王刚 , 赵宏刚 , 刘耀宗

功能材料

晶体是一种新型的声学功能材料,对声晶体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研究机构的极大关注.文章介绍了声晶体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阐述了声晶体禁带机理及声晶体的各种潜在应用领域,最后对声晶体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晶体 , 弹性波禁带 , 减振降噪

气的黏度

叶振强 , 董源 , 曹炳阳 , 过增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是介电固体中导热过程的主要载体,研究声的黏性对正确预测纳米材料中的非傅里叶导热等现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热质理论出发,基于涨落耗散理论导出了声气黏度的表达式:ηh =hv/3πλα,其中ηh表示声气的黏度,va为声平均频率,λ为声子波长,α为材料热扩散系数.预测了单晶硅在300 K时的声气黏度,其参考值为4.8×10-9 Pa·s.并且与基于声水动力学模型和气体动理论模型的声气黏度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文模型的结果比声水动力学模型的结果大2个量级,而比动理论模型小5个量级.

关键词: 气黏度 , 热质理论 , 气扩散系数 , 态密度

T→OK下光频支声-磁振相互作用对磁振衰减的影响

成泰民 , 陈曦 , 陈辉

低温物理学报

在二维复式正方Heisenber铁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磁振-声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松原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系统T→OK下的磁振衰减,计算了布里渊区的主要对称点线上的磁振衰减的变化曲线,比较了磁性离子的与非磁性离子的光频支声对磁振衰减的影响以及各项参数的变化对磁振衰减的影响,发现光频支声-磁振耦合对磁振衰减起主要作用,尤其是纵向光频支声对磁振衰减起更大的作用,并且非磁性离子的光频支声对磁振衰减的作用比磁性离子的光频支声对磁振衰减的作用更显著.根据关系式-Im∑*(1)(k)=h/(2τ)可以对磁振寿命和磁振线宽进行判断.

关键词: 光频支声-磁振相互作用 , 磁振衰减 , 绝缘复式正方铁磁体系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