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朋
,
万里
,
程新红
,
何大伟
,
宋朝瑞
,
俞跃辉
,
沈达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阻挡层Al2O3对应变SiGe上HfO2薄膜的热稳定性和电学可靠性的影响.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像表明,阻挡层使HfO2在700℃温度下退火后仍然是非晶的.散能X射线谱(EDS)分析表明,阻挡层抑制了Si原子在HfO2薄膜中的扩散.X射线光电子谱(XPS)测试表明,阻挡层抑制了界面处HfSiO和GeO的x生长.电学测试分析说明,带有阻挡层的MIS电容的电学性能得到提高,包括60Coγ射线辐射后较高的电容密度、较低的缺陷密度、以及较小的平带电压漂移.
关键词:
HfO2
,
Al2O3
,
60Coγ射线辐射
邢玉梅
,
陶凯
,
俞跃辉
,
郑志宏
,
杨文伟
,
宋朝瑞
,
沈达身
功能材料
用电子束蒸发氧化铪靶的方法,在SOI(绝缘体上硅)材料上制备了氧化铪薄膜,随后在氮气中进行快速退火(600℃,300s).借助掠角X射线衍射(GA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技术分析了样品的微观结构,研究了样品在退火前后发生的组成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退火后氧化铪薄膜由退火前的非晶态转变为单斜结构的多晶态,薄膜中的O/Hf原子比较退火前更接近化学计量比2.借助扩展电阻探针(SRP)技术考察了退火前后薄膜的电学性能,证明在SOI材料上制备的多晶氧化铪薄膜同样具有较好的电介质绝缘性能.
关键词:
SOI材料
,
氧化铪
,
薄膜
程新红
,
何大伟
,
宋朝瑞
,
俞跃辉
,
沈达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经过700℃快速热退火的并在Si界面处插入Al2O3阻挡层的HfO2栅介质膜的界面结构和电学性能.X射线光电子谱表明,退火后,界面层中的siOx转化为化学当量的SiO2,而且未发现铪基硅酸盐和铪基酸化物.由电学测试提取出等效栅氧厚度为2.5nm,固定电荷密度为-4.5×1011/cm2.发现Al2O3阻挡层能有效地阻止Si原子扩散进入HfO2薄膜,进而改善HfO2栅介质膜的界面和电学性能.
关键词:
栅介质
,
HfO2阻挡层
,
Al2O3
徐亚栋
,
钱林方
,
陈龙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9.06.004
为了评价复合材料身管动态特性,在模态分析和阻尼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态叠加动力学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复合材料身管的强迫响应特性进行分析,计算获得复合材料身管的炮口振动情况,并与相同口径的金属身管炮口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身管炮口响应小于金属身管炮口响应,复合材料身管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
复合材料身管
,
强迫响应
,
有限元
许美兰
,
赵忠仁
钢铁
武钢1号高炉经技术改造性大修,长寿炉身采用新技术;高炉炉身冷却采用软水闭路循环;选用新型冷却设备;内衬选用Sialon结合的SiC砖、Si3N4结合的SiC砖以及浸磷粘土砖;采用检测监视等手段,以延长炉身寿命,取消中修,实现高炉寿命15年宏伟目标.
关键词:
高炉
,
长寿炉身
,
新技术
徐亚栋
,
钱林方
,
石秀东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3.003
针对火炮发射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身管的阻尼效应,根据粘弹性材料动态特性,给出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量耗散公式,采用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模态应变能分析方法,对某口径复合材料身管进行了阻尼特性分析,获得了该复合材料身管在各阶固有频率下的应变能和阻尼损耗因子,为复合材料身管的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阻尼特性参数.
关键词:
复合材料身管
,
阻尼
,
有限元
谢新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4.005
沈家垭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隆起带转折部位,含金蚀变带赋存于板溪群马底驿组中上部粉砂质板岩中,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官庄-黄土铺逆掩断层、陈家-香草湾逆掩断层呈NE45°~80°走向贯穿矿区中北部,控制了金矿(化)体的产出,已发现了3条矿脉,延伸长,厚度大,品位高,矿石矿物主要是自然金.次有少量辉锑矿、毒砂、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其中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金矿
,
围岩蚀变
,
金矿化
,
含矿岩系
尹建威
,
王凤岐
,
党玉华
,
张建良
,
高征铠
钢铁研究学报
用包吕斯(Borist)炉模拟研究了少量喷煤高炉、富氧喷煤高炉和氧气高炉的炉身还原过程.结果表明:氧气高炉炉身还原条件明显改善,还原后烧结矿、块矿和球团矿的金属化率分别超过70 %、80 %和90 %,是普通高炉的2倍以上.不论对于氧气高炉还是普通高炉,在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强度变化不大,而球团矿和块矿的强度却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氧气高炉
,
包吕斯炉
,
还原
,
模拟
陈龙淼
,
钱林方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8.05.006
采用金属内衬外部缠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减轻纯金属身管重量,提高身管刚度.为了详细分析复合材料身管分界面接触热阻对身管热性能影响,本文建立考虑复合材料身管分界面接触热阻效应的瞬态传热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编制通用程序对接触热阻效应对复合材料身管热性能影响进行数值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热阻对于复合材料身管的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小接触热阻,这在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性能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
关键词:
复合材料身管
,
接触热阻
,
数值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