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6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锡钛合金钎焊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磨粒界面特征分析

刘思幸 , 肖冰 , 张子煜 , , 徐风雷 , 王波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一种铜基合金(Cu-Sn-Ti)作为活性钎料,在高真空炉中钎焊连接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与45#钢基体,将其牢固钎焊在基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进一步研究活性元素Ti在Cu基合金与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结合界面的扩散现象.结果表明:活性元素Ti向金刚石、立方氮化硼表面发生偏聚,生成TiC、TiN、TiB和TiB2;活性元素Ti在向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粒的扩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铜基合金和钢基体的结合界面发生元素扩散生成铁钛金属间化合物.

关键词: 真空钎焊 , 铜锡钛合金 , 金刚石 , 立方氮化硼 , 界面特征

金刚石磨粒/Cu-Sn-Ti合金/金属胎体复合节块界面微结构

, 肖冰 , 夏斯伟 , 李文杰 , 丁晓阳 , 宋立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铜锡钛(Cu-Sn-Ti)合金钎料分别利用两种常规钎焊方法进行金刚石磨粒预钎焊处理试验并制备复合节块.通过静压强度试验测试了预钎焊磨粒的静压强度,通过三点抗弯试验测试了复合节块的强度,并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型射线衍射仪分析预钎焊金刚石磨粒和复合节块断口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真空炉中预钎焊后金刚石磨粒表面形貌较好,Cu-Sn-Ti合金钎料与金刚石在预钎焊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化学结合界面,Cu-Sn-Ti合金钎料对金刚石的热损伤较小;预钎焊金刚石磨粒的体积浓度为10% ~40%时复合节块抗弯强度达到791MPa以上,高于常规金刚石节块强度;预钎焊金刚石磨粒与金属胎体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冶金结合,复合节块界面结合强度高.

关键词: 金刚石磨粒 , 铜锡钛合金 , 复合节块 , 抗弯强度 , 微结构

基保护法制备羟基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二嵌共聚醚

王罡 , 范伟伟 , 张轩 , 张万斌 , 朱秀忠 ,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高氯酸银/苄溴(AgClO4/C6 H5CH2Br)引发四氢呋喃(THF)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出苄基单保护聚四氢呋喃(BnO-PTHF).以氢化钠(NaH)改性基保护的PTHF制备大分子醇钠引发剂,引发环氧乙烷(EO)阴离子开环聚合.通过脱除保护基,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窄分布的羟基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二嵌共聚醚(PTHF-PEG).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确定了聚合工艺—0℃避光引发制备BnO-PTHF;1379 kPa,75℃反应8h制备PTHF-PEG.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仪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可控((M)n=7880,(M)w/(M)n=1.12),制备的二嵌共聚醚与设计结构一致.

关键词: 苄基单保护聚四氢呋喃 , 阴离子开环聚合 , 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二嵌共聚醚

张力减径管增厚壁厚分布规律的研究

马继仁 , 陈向明 , 朱景清 , 张勇钢 , 黄建凯 , 李光

钢铁

通过对典型规格张力减径管头、尾增厚壁厚分布形态的实测与分析,给出了反映增厚壁厚变化规律的数学解析式,为切头、尾量的控制和预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壁厚 , 张力减径 , 切头

氧鎓离子法合成羟基聚四氢呋喃-聚环氧丙烷嵌共聚醚

汪存东 , 潘洪波 , 苏玲 , 张丽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羟基聚四氢呋喃(PTHF)和聚环氧丙烷(PPO)大分子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聚四氢呋喃两生成鎓离子活性中心,遇到两含活泼氢的聚环氧丙烷时发生反应,从而制备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羟基PTHF-PPO嵌共聚醚;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产率以及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或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共聚醚的产率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PTHF质量的4%时最为理想;共聚醚黏度低,常温下为液态,浇注方便,是生产聚氨酯的很好原料.

关键词: 氧鎓离子 , 聚四氢呋喃 , 聚环氧丙烷 , 共聚醚

光敏性三嵌共聚物的制备及基对其热稳定性的增强作用

李继航 , 张琴 , 胡娜 , 陈明清 , 施冬健 , 明石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CL-b-PEG-b-PCL,PECL)三嵌共聚物.将4-羟基肉桂酸制备成反应活性更高的4-乙酰基肉桂酰氯,并将其引入PECL末端.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明确,随着己内酯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熔点呈现增加的趋势,共聚物具有可逆的光敏性,302 nm的紫外光照射会使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乙酰基肉桂酰基的π-π堆叠作用限制了热分解过程中的酯交换反应,增加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三嵌共聚物 , 聚己内酯 , 光敏性 , 热稳定性

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杜娟 ,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丙烯酸单体封,加入改性剂三羟甲基丙烷脱水蓖麻油酸酯(TMPDCO),制备出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涂膜耐化学品性和凝胶含量测定说明,TMPDCO的加入增加了涂膜的交联度,提高了涂膜的耐化学品性。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表明,加入封剂增加了涂膜交联度,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测试说明,聚酯作为软的水性聚氨酯树脂较聚醚型耐水性好。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随着硬规整度的增加,衍射峰中心依次向高角度偏移。红外表征说明,不同硬合成水性聚氨酯的氨基甲酸酯键波数不同。

关键词: 型水性聚氨酯 , 结构 , 性能

两亲性嵌共聚物增韧环氧树脂

李宏静 , 刘伟区 , 魏振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环氧基硅油与聚醚胺(D-230)的嵌共聚物。采用环氧基硅油和嵌共聚物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采用环氧基硅油和D-230的嵌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EP),效果优于环氧基硅油改性的方式。采用4份环氧基硅油预反应改性EP后,Tg由未改性的163.23℃提高到164.81℃。除耐热性有所提高外,其拉伸强度也几乎能保持不变,断裂伸长率由38.62%降低到30.53%,冲击强度由20.23 kJ/m2提高到32.51 kJ/m2。

关键词: 两亲性 , 共聚物 , 增韧 , 环氧树脂 , 聚醚胺

不同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细乳液的表征

王春鹏 , 储富祥 , 金立维 , 林明涛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经1,4-丁二醇扩链的聚氨酯(PU),再经过甲醇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后溶解在丙烯酸酯单体中,超声乳化后进行自由基细乳液聚合.NCO和OCH3为基的PU构成的复合乳液GPC谱图都呈现两个峰,DSC和FT-IR分析发现,复合后增加了PU软和硬相分离的程度.甲基丙烯酸封的复合乳液生成交联型聚合物,PU的硬和硬间的氢键也受到破坏.复合聚合物膜表面元素含量和本体接近,表明复合细乳液粒子未形成核-壳型结构.

关键词: 聚氨酯 , 丙烯酸酯 , 复合细乳液 ,

羧基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室温缩聚

冯利邦 , 罗亚军 , 勾刘露 , 杨军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链式聚合方法,用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带有羧基基团的功能化聚苯乙烯.研究了单体、引发剂、溶剂之间的配比及聚合温度对合成羧基聚苯乙烯的影响.并用合成得到的羧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在室温、常压等十分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共聚物.红外分析(FT-IR)和核磁共振(~1H-NMR)测试结果证实成功合成了羧基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嵌共聚物;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热分析(DSC)测试结果分别表明合成得到的羧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并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羧基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

关键词: 羧基聚苯乙烯 , 聚乙二醇 , 共聚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6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