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27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红土镍矿电炉熔炼熔剂配比的研究

王丽 , 贾彦忠 , 梁德兰 ,

钢铁研究

为了获得最佳提取镍铁所需熔剂石灰石的比例,开展了红土镍矿电炉熔炼工艺试验.试验得出,在其他参数(煤粉配加量、温度和保温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取镍的最佳熔剂配比为10%,提取铁的最佳配比为11%.通过研究9%和12%石灰石配比炉渣的微观结构,进一步讨论了熔剂配比对提取金属镍铁的影响.

关键词: 红土镍矿 , 熔剂配比 , 金属回收率 , 炉渣

用主量化学组成研究汝瓷和钧瓷的原料来源

邱霞 , 赵维娟 , 李国霞 , 郭敏 , 谢建忠 , 孙洪巍 , 承焕生 , 孙新民 , 赵青云 , 赵文军 , 鲁晓珂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3.009

将84个清凉寺窑汝瓷和钧台窑钧瓷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得到每个样品胎和釉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散布分析,以确定汝瓷和钧瓷原料来源是否相同.从散布分析图可以看出,汝瓷釉和钧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汝瓷胎和钧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主量化学组成 , 散布分析 ,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瓷、钧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瓷、钧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中国宋钧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宋钧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瓷的EDXRF分析

温昶 , 赵会仙 , 李融武 , 李国霞 , 郭培育 , 高正耀 , 赵维娟 , 孙洪巍 , 郭敏 , 谢建忠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技术测试了若干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瓷样品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窑场胎和釉的差异.结果表明: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瓷能较好地加以区分.再次证明了钧瓷和汝瓷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 , 严和店窑汝瓷 ,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 化学组成 , 因子分析

济阳拗陷临南-钱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钱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钱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钱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钱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钱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清凉寺窑汝瓷和张公巷窑青瓷釉的析晶-分相结构

张雪华 , 赵维娟 , 孙洪巍 , 邱霞 , 孙新民 , 李国霞 , 郭敏 , 谢建忠 , 郭木森

硅酸盐通报

显微结构分析是研究古陶瓷结构和烧制工艺的重要方法.本文选取清凉寺窑汝瓷样品5片,汝州张公巷窑青瓷样品5片,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所选青瓷釉的显微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两窑的青瓷釉析晶-分相结构,结果表明:清凉寺窑和张公巷窑出土的青瓷釉都具备析晶-分相结构特征,釉的分相结构与钙长石析晶相伴生,分相的形貌有孤立液滴状和三维连通状.从而揭示青瓷釉迷人外观下所隐含的科学规律.

关键词: 清凉寺窑汝 , 张公巷窑青瓷 , 显微结构 , 析晶 , 分相

罗丹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 , 合成 , 应用

光纤中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罗开基 , 刘庆仪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2.02.017

本文采用变分法,探讨了三阶色散存在时类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导出了类孤子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讨论了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三阶色散 , 孤子 , 变分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2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