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8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F精炼过程中硫分配比和脱硫动力学方程研究

吴铿 , , 张二华 , 李洪民

金属学报

通过LF精炼脱硫工业实验,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熔渣和钢水中的实际硫分配比.在二元碱度较高时,大部分实验数据与经验公式计算值相差近2-4倍.此外,用反应平衡计算的值要比实验数据大许多.在本实验条件下,脱硫速率和时间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脱硫传质系数为2.67×10-3cm/min.该结果为LF炉生产中脱硫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LF精炼过程 , null , null

超宽板坯包晶钢连铸初生坯壳应力的数值模拟

, 王楠 , 赵亮 ,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3.005

利用商业软件计算了超宽包晶钢连铸过程中初生坯壳所受应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包晶反应引起的体积收缩,包晶成分钢种的凝固坯壳表面应力显著大于非包晶钢成分钢种,在距铸坯中心约200 ~400 mm处应力出现极大值;随板坯宽度的增加,坯壳表面应力增大,应力极值点向坯壳中心方向移动;连铸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包晶钢表面应力大小,随过热度减小,拉速增加,结晶器冷却强度减弱,坯壳表面应力减小,铸坯表面裂纹发生概率降低.在本研究条件下,对断面为3200 mm× 150 mm的铸坯,适宜的过热度为15~25℃,拉速为1.2 m/min,结晶器宽面冷却强度为5500 L/min.

关键词: 连铸 , 包晶钢 , 超宽板坯 , 应力 , 数值模拟

包钢LF精炼过程脱硫工业实验研究

吴铿 ,

钢铁

通过重轨钢在LF过程的工业实验,研究了渣中各氧化物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给出了达到高脱硫效率的渣指数(Mannesman指数)、熔渣碱度和渣中的(Fe O+Mn O)含量.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转炉出钢过程中带入钢包中的下渣量,对提高脱硫率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包钢生产情况,采取了减少带入钢包下渣量的措施,获得了高脱硫效率.

关键词: LF精炼过程 , 脱硫 , 工业实验 , 炉渣

VD脱氢前重轨钢液中氢含量变化

吴铿 ,

钢铁

通过工业实验确定了包钢生产重轨钢在VD脱氢前,从转炉到LF精炼后各个工序中钢液中的氢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增氢主要发生在转炉出钢的过程中,大约占75 %;其余为在LF精炼过程.对引起增氢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增氢主要是由于加入材料带入的水分所引起的.控制在各工序加入材料的水分含量对减少重轨钢中的白点是有利的.另外,实验结果为VD真空处理工艺提供必要的参数和使其工艺操作过程进一步合理化和经济化.

关键词: 重轨钢 , 氢含量 , 白点

硼酸盐熔体中分解反应的发泡特性参数

吴铿 , 姚克虎 , 张炳哲 , , 牛四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12.005

硼酸盐熔体中分解反应的发泡高度和时间的关系由发泡过程和消泡过程两个方程来描述为了确定发泡过程方程中级数的收敛性,对方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利用改进的计算程序和实验数据,计算了由分解反应引起的发泡和消泡参数及平均发泡寿命和发泡强度等特性参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发泡过程方程在给定的积分区间泡内是一个收敛很快的级数,可以采用取消级数项的简化形式.利用发泡特性参数,可以对冶金过程中由反应引起的发泡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

关键词: 泡沫渣 , 发泡和消泡参数 , 平均发泡寿命 , 发泡强度

LF精炼过程中硫分配比和脱硫动力学方程研究

吴铿 , , 张二华 , 李洪民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1.10.014

通过LF精炼脱硫工业实验,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熔渣和钢水中的实际硫分配比.在二元碱度较高时,大部分实验数据与经验公式计算值相差近2-4倍.此外,用反应平衡计算的值要比实验数据大许多.在本实验条件下,脱硫速率和时间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脱硫传质系数为2.67×10-3cm/min.该结果为LF炉生产中脱硫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LF精炼过程 , 脱硫 , 硫分配比 , 动力学模型 , 工业实验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点阵材料夹芯简支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响应

朱小芹 , 刘华

复合材料学报

首先给出了两端可移点阵材料夹芯简支受到均布冲击载荷时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然后将理论预测的夹芯中点的最大挠度和结构响应时间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与质量和材料相同的单层实心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点阵材料夹芯简支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对四棱锥夹芯简支进行拓扑构型设计,发现两端可移夹芯简支的最大挠度和结构响应时间对芯层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厚度、面板与杆元的夹角十分敏感.随着夹芯所承受的单位面积冲量增大,夹芯中点的挠度增大.通过对由应变率敏感的304不锈钢制成的四棱锥桁架夹芯进行精细有限元分析,发现当考虑应变率效应时,的最大挠度小于不考虑应变率时的最大挠度.

关键词: 点阵材料 , 夹芯 , 动力响应 , 有限元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