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9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纳米管和石墨在电化学嵌锂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李志杰 , , 陈栋梁 , 瞿美臻 , 张伯兰 , 于作龙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04.003

将碳纳米管部分掺入石墨材料中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二者形成许多纳米级微孔,为锂离子提供了更多的嵌入脱出空间,使可逆容量得以提高,而且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避免了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孤岛效应.结果表明,这种掺杂材料的首次可逆容量为341.8 mA·h/g,循环1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率为94.5%.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石墨 ,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催化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

, 李志杰 , 于作龙

功能材料

采用复合氧化物LaFeO3,C2H2为碳源,合成了高纯度的碳纳米管,考察了温度对产量的影响.利用TEM、HR-TEM、XRD、Raman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碳管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碳纳米管管径均匀、石墨化程度较高,易于纯化.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催化法 , LaFeO3 , C2H2

ZL108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Na2MoO4改性机理

王平 , 郭小阳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研究ZL108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Na2MoO4改性机理,在添加5种不同浓度的Na2MoO4溶液中对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用能谱仪(EDS)分析截面Mo、O元素含量,用XPS测定Mo、O元素的价态,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相组成,采用极化曲线评定耐蚀性.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电压随着Na2MoO4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微弧放电区温度高于1823.84 K时,MoO2-开始转变形成MoO2,抑制了微弧氧化膜表面多孔层的形成,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厚度和耐蚀性.浓度的改变对相组成影响较小.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ZL108铝合金 , Na2MoO4 , 改性机理

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

许昌 ,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3.308

采用密度依赖的结团模型研究了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微观核势通过双折叠模型对M3Y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以及α粒子与子核的密度积分给出.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也通过α粒子与子核的电荷密度积分给出.计算发现,由于非零角动量带来的禁戒效应和小的α粒子预形成几率,Z超重核的α衰变寿命会明显变长.

关键词: α衰变 , 超重核 , 结团模型

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计算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性指数 , 渐近展开

A≈110质量区A核形状演化研究

周厚兵 , 周小红 , 张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

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生长Cd0.9Zn0.1Te晶体

李国强 , 谷智 , 介万

功能材料

采用传统垂直布里曼法和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分别生长出两根尺寸为 30mm×130mm的Ccd0.9Zn0.1Te晶锭.测试了晶体的结晶质量、成分分布、位错腐蚀坑密度(EPD)、红外透过率及电阻率.结果表明,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生长的晶体结晶质量好、成分分布均匀、EPD低、红外透过性能好且电阻率高.这说明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是一种生长高阻值CZT晶体的优良方法.

关键词: Cd0.9Zn0.1Te , 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 , EPD , 红外透过率 , 电阻率

复频率谐振子的偶相干态及其量子涨落计算

邹红梅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1.01.006

本文将复频率谐振子量子化,提出了复频率谐振子的偶相干态概念;计算了复频率谐振子偶相干态下坐标、动量和能量的量子涨落;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通常谐振子的上述结果对应于复频率谐振子的一种特殊情况。

关键词: 谐振子 , 复频率 , 相干态 , 量子涨落

A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实验研究进展

朱胜江 , J.H. Hamilton , A.V. Ramayya , 王建国 , 丁怀博 , 顾龙 , J.K. Hwang , K. Li , S.H. Liu , N.T. Brewer , Y.X. Luo , J.O. Rasmussen , I.Y. Lee , 徐强 , 杨韵颐 , 肖志刚 , 李红洁 , 马文超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099

对于近年来清华大学与美国合作研究组在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中有关A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识别了质量数A=100丰中子核区的A核103Nb,105Mo,107Tc和109Tc中的两声子γ振动带,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在A核的结构研究中发现的仅有的4例这样的结构。对于实验方法、研究结果以及这些多声子γ振动带的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在多声子带其他方面的研究及今后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多声子γ振动带 , A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