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蕾
,
梁可
,
张春生
,
张之于
,
张岚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15
为获得某高铜难处理硫化金精矿的最佳处理方案,根据其金精矿性质,进行了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工艺的对比分析. 其结果表明:对于该高铜硫化金精矿,火法冶炼工艺优于湿法冶炼工艺,其能更好地回收精矿中的 Cu、Au、Ag,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铜难处理硫化金精矿
,
火法冶炼
,
湿法冶炼
,
对比分析
邓宗才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8.06.011
总结分析了腐蚀混凝土梁用FRP片材加固后的疲劳特性.共10根梁试件,其中1个梁未加固未腐蚀作为标准梁;3个梁进行腐蚀但未加固;3个腐蚀梁用GFRP布U型加固;3个梁受拉区用CFRP布进行抗弯加固,同时用GFRP布U型固定.当纵筋腐蚀到5.5%后,用FRP加固.FRP加固后,一些梁立即进行疲劳试验使其破坏,一些梁再进行第二次腐蚀以研究CFRP加固对梁抗腐蚀耐久性的影响.腐蚀坑使钢筋疲劳寿命明显下降.用U型FRP包裹RC梁不能明显改善梁的疲劳性能;但用CFRP加固梁受拉区,可显著提高梁的疲劳性能.预应力加固降低了梁中纵筋应力幅,疲劳寿命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大而提高,预应力加固使梁的疲劳寿命明显提高.
关键词:
腐蚀
,
纤维复合材料
,
疲劳
,
加固
,
混凝土
,
梁
王子标
,
董文浩
钢铁研究
对常见钢卷运输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了步进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类别,结合具体工程对步进梁进行了优化设计,详细阐述了步进梁的设计计算过程,并给出偏心轮步进梁的升降轨迹原理和理论计算过程,以及工程应用中的简化设计方法,可指导相关的工程设计。
关键词:
钢卷运输
,
步进梁
,
结构原理
,
设计计算
朱小芹
,
刘华
复合材料学报
首先给出了两端可移点阵材料夹芯简支梁受到均布冲击载荷时的刚塑性动力响应分析,然后将理论预测的夹芯梁中点的最大挠度和结构响应时间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与质量和材料相同的单层实心梁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点阵材料夹芯简支梁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对四棱锥夹芯简支梁进行拓扑构型设计,发现两端可移夹芯简支梁的最大挠度和结构响应时间对芯层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厚度、面板与杆元的夹角十分敏感.随着夹芯梁所承受的单位面积冲量增大,夹芯梁中点的挠度增大.通过对由应变率敏感的304不锈钢制成的四棱锥桁架夹芯梁进行精细有限元分析,发现当考虑应变率效应时,梁的最大挠度小于不考虑应变率时的最大挠度.
关键词:
点阵材料
,
夹芯梁
,
动力响应
,
有限元
王海良
,
郭富
玻璃钢/复合材料
结合大量混凝土桥梁存在病害需要加固、桥梁主要承受疲劳荷载的实际情况,研究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下,粘贴不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预损伤混凝土梁疲劳寿命、刚度退化速率等.结果表明,①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粘贴2层、3层玄武岩纤维布较粘贴1层试验梁疲劳寿命均分别提高20%、40%左右;粘贴相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时,变幅疲荷载劳作用较等幅疲劳荷载作用试验梁疲劳寿命降低16%左右.②变幅疲劳可显著加快试验梁钢筋应变、跨中挠度发展,其跨中挠度和疲劳次数关系曲线表现为明显“凹”型.③未粘贴纤维布等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313MN·m2/万次,粘贴1层、2层、3层纤维布等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014MN·m2/万次左右,粘贴1层、2层、3层纤维布变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050MN·m2/万次左右,可见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可降低试验梁疲劳刚度衰减速率,变幅疲劳显著增大试验梁疲劳刚度衰减速率.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布
,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
,
弯曲疲劳
,
等幅、变幅
,
疲劳刚度衰减速率
曲艳东
,
李鑫
,
刘万里
,
章文姣
,
孔祥清
玻璃钢/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建筑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国内外鲜有CFRP加固含初始裂纹的结构构件(如RC梁)的抗爆性能的研究报道.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从加固层数和加固宽度两方面对CFRP局部全包裹加固含初始裂纹RC梁(裂纹梁)的抗爆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采用CFRP对裂纹梁的裂纹处进行局部全包裹加固可提高裂纹梁的整体刚度,减小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和变形程度.当CFRP的加固层数为4层、加固宽度为300mm时,可有效提高裂纹梁的抗爆性能.该研究成果对建筑结构抗爆设计和抗爆加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RC梁
,
初始裂纹
,
抗爆性
,
爆炸荷载
,
碳纤维布
张锐
,
尚新春
复合材料学报
考虑内部热传导,研究了格栅夹层梁一侧受热后的弯曲变形.认为变形后夹层结构中间腹板无弯曲.利用格栅夹层梁结构上的周期性,通过胞元结构的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得到了胞元两端内力和位移的关系.引入传递矩阵,建立了夹层梁内力和变形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应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悬臂格栅夹层梁在其上表面受热后的变形.在格栅夹层梁包含的胞元数量较多、腹板高度较小且厚度与表板厚度相近的情况下,由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挠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格栅夹层结构
,
热弯曲
,
变形
,
胞元结构分析
,
传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