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阿佛曼链霉菌的~(12)C离子辐照效应及高产菌株选育

王曙阳 , 陈积红 , 李文建 , 刘敬 , 曹云飞 , 薄永恒 , 马晓琪 ,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选用~(12)C~(6+)离子辐照诱变阿维菌素B1a产生菌ZJAV-A1,研究其诱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2)C~(6+)离子辐照剂量50 Gy时致死率97%,正突变率最高可达到34.2%.通过~(12)C~(6+)离子诱变处理,结合平板培养基及斜面培养基的正突变菌株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稳定性良好,阿维菌素B1a组分产量稳定在4460-4588μg/ml之间,较出发菌株提高11.1%-14.7%的突变株ZJAV-Y1-203.

关键词: 辐照诱变 , 阿维菌素B1 , 效价 , 高产菌株

~(12)C~(6+)离子对阿维链霉菌累进辐照诱变效应研究

王曙阳 , 陈积红 , 薄永恒 , 王丽华 , 李文建 , , 刘敬 , 马晓琪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选用12C6+离子束对阿维链霉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进行辐照诱变,研究其累进辐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为10Gy时,原始菌株比诱变高产菌株存活率高,抗辐射能力强;辐照剂量高于30Gy时,诱变高产菌株比原始菌株存活率高,抗辐射能力强。原始菌株正突变率最高的辐照剂量为50Gy,致死率99.43%,正突变率最高,达34.2%;对诱变高产菌株辐照剂量为30Gy,致死率94.97%,正突变率最高,达23.5%。累进辐照效应降低了最佳辐照剂量。

关键词: 辐照诱变 , 累进辐照 , 效应 , 存活率 , 正突变率

12C6+离子辐照对阿维链霉菌代谢效应研究

王曙阳 , 薄永恒 , 王丽华 , 陈积红 , 李文建 , , 刘敬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95

对12C6+离子辐照诱变高产阿维链霉菌株ZJAV-Y1-203和原始菌株ZJAV-A-1的摇瓶发酵pH值、菌体浓度、碳源和氮源代谢进行了测定,研究了12C6+辐照对阿维链霉菌的代谢效应。在发酵前期(48 h),原始菌株发酵液pH值低于突变菌株;在发酵96~196 h,诱变高产菌株ZJAV-Y1-203繁殖快,生长旺盛,N的利用率高;菌体浓度大于原始菌株的浓度,且发酵液的pH稳定,菌体处于代谢相对更稳定期;在发酵144~240 h,诱变高产菌株ZJAV-Y1-203对糖源消耗低于原始菌株ZJAV-A-1。这些结果表明,12C6+离子辐照对阿维链霉菌代谢影响有利于阿维菌素合成。

关键词: pH , 菌体浓度 , 糖含量 , 氮含量 , 代谢效应

重离子束在诱变育种和分子改造中的应用

卫增泉 , 颉红梅 , , 袁世斌 , 冯岩 , 谢忠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1.007

重离子束具有与中性辐射X,γ和中子不同的特性,利用这些特性开展它在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简要阐述了这种应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多年来实践的一些工作与取得的结果.

关键词: 重离子束 , 诱变育种 , 分子改造 , 应用

核辐照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 李雪虎 , 陆锡宏 , 陶蕾 , 王曙阳

原子核物理评论

核辐照应用于中药领域的研究得到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核辐照在中草药的栽培、育种和消毒等方面的应用,指出辐照诱变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将为提高细胞突变率和加快中草药遗传改良开辟广阔前景.

关键词: 核辐照 , 中药 , 诱变育种 , 灭菌

12C6+离子束辐照菘蓝干种子当代效应

陆锡宏 , 石广亮 , 李雪虎 , , 辛志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4.477

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12C6+离子束辐照菘蓝干种子(辐照剂量为10,35,60,90和140 Gy,剂量率20 Gy/min),探讨了重离子束辐照对菘蓝M1代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辐照后,菘蓝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对菘蓝中靛玉红和4(3H)喹唑酮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株高和根长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菘蓝叶和根中的4(3H)喹唑酮和靛玉红的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呈马鞍形增加关系。这表明:12C6+重离子束辐照菘蓝种子具有明显的当代损伤效应,并可显著提高菘蓝中靛玉红和4(3H)喹唑酮的含量,其辐照适宜诱变剂量为35 Gy。

关键词: 菘蓝 , 12C6+离子束 , 诱变育种 , 生物性状

基于Logistic回归建模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后验描述丁酸梭菌株对于给定辐照剂量区的应答趋势

周翔 , 姜婷婷 , 徐丹 , 杨榛 , , 王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4.500

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估计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参数,就是要构造一个以参数的后验分布为其平稳分布的非周期不可约的马尔可夫链,然后用该平稳分布中抽出的样本点计算蒙特卡罗积分.上述理论方法可以解决实验样本数据由于存在定和约束和多重共线性、在进行经典的logistic回归建模时的困难问题.基于此方法,研究了丁酸梭菌株对于给定辐照区间剂量的应答趋势,用模型挖掘数据所隐含的内在信息并导出了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的贝叶斯框架下的50%,90%,95%和99%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运用Logistic与马尔可夫链耦合模型在有关给定辐射剂量对于微生物作用效果问题的logistic回归建模中具有较大的科学性与很好的使用性,从而可以为辐照诱变处理微生物制定辐照剂量区提供理论支持和回归技术借鉴.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 马尔可夫链 , 辐射剂量 , 丁酸梭菌

中国古代青铜的技术分析

郑利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1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 , 铸造技术 , 分析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表面富锡层的材料学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