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景飞
,
严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不预热情况下,通过调整熔敷金属Cu和Ni的含量,改变铸铁激光熔敷层内奥氏体相与渗碳体相体积分数,分析了奥氏体相体积分数对熔敷层抗裂性的影响.在最佳激光熔敷工艺参数基础上,研究了Cu和Ni对熔敷层奥氏体体积分数、表面裂纹率及表面耐磨性的影响.获得的未裂临界熔敷层面积为55.1 cm2,其对应熔敷材料为Cu-Ni-C-Si-Fe.以此熔敷材料为基础,改变V含量,在熔敷层得到原位自生V2C.研究了V2C对熔敷层耐磨性的影响,分析了V2C对熔敷层硬度及磨损质量损失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可显著提高熔敷层抗裂性及耐磨性的Cu-Ni-V-C-Si-Fe熔敷材料.
关键词:
激光熔敷层
,
Ni
,
Cu
,
原位自生V2C
,
抗裂性
,
耐磨性
栾景飞
,
周振丰
,
胡建东
,
严密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1.010
为提高铸铁表面大面积激光熔敷层抗裂性问题,通过冶金因元素控制熔敷层组织形态在熔敷材料中加入碱金属元素钾,研究了在激光快速加热条件下钾对铸铁激光熔敷层组织团球化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该球状组织对熔敷层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熔敷金属内钾含量增多熔敷层内共晶碳化物组织呈球状及孤岛状,这种组织明显提高了熔敷层抗裂性;此外大量的渗碳体组织确保了熔敷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获得了无裂纹的大面积搭接熔敷层.其对应合金系统为Fe-C-Si-Ni-K.
关键词:
共晶碳化物
,
团球化
,
激光熔敷层
,
裂纹
,
铸铁
栾景飞
,
严密
,
周振丰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3.02.011
采用免预热多道搭接的激光熔敷工艺,在铸铁表面制备出抗裂耐磨的激光熔敷层,研究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熔敷层抗裂性的影响.适当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可以使铁基熔敷层的裂纹率最低.随着Ni含量的增加,熔敷层内奥氏体相体积分数增加;K可促进共晶碳化物团球化,熔敷层抗裂性增强.通过对铸铁表面激光熔敷层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的动态观察,揭示了熔敷层开裂的微观机制.裂纹易在粗大渗碳体区或石墨与奥氏体的界面处萌生,奥氏体可明显抑制裂纹的扩展.Ti含量增加使熔敷层中原位自生的TiC的体积分数增大,熔敷层磨损质量损失减少,耐磨性增强.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耐磨性
,
激光熔敷层
,
抗裂性
,
动态开裂
肖云
,
魏国升
,
王瑛
腐蚀与防护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极化曲线法测试了25℃时栾树籽提取物(KPSE)在5% H2SO4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栾树籽提取物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5 g/L时,缓蚀率高达93.88%.因其在钢铁表面吸附而起缓蚀作用,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运用相关公式,求出△G的值在-20~0 kJ/mol之间,属于物理吸附;求出腐蚀反应的Ea,△H*和△S*值,并讨论了缓蚀机理.极化曲线表明栾树籽提取物是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栾树籽提取物
,
缓蚀率
,
硫酸
,
缓蚀机理
葛延津
钢铁
介绍了不同于回转剪的模式飞剪.给出了模式飞剪APC系统的结构,推导出模式飞剪APC系统的控制算法及位置,给定信号产生原理及算法.绘出了模式飞剪与带钢行进中的路径波形.给出了APC系统实际的定尺精度等运行结果.带钢被剪端口光滑、整齐.该APC位置控制系统在本钢带钢剪切生产线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模式飞剪 位置自动控制系统 APC APC算法 定尺剪切
赵晓舒
,
张娜珍
,
刘敏
,
邓付美
,
吴明火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8046
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是水飞蓟素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其纯化制备主要借助柱色谱法,制备量大,纯化效果好,但过程非常费时。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更为快速高效的固相萃取( SPE)法从水飞蓟粗提物中分离纯化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建立了用于分析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的高相液相色谱法,通过优化洗脱梯度,实现了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与其他组分的分离。试用了3种保留机理不同的SPE填料,包括亲水亲脂( HLB)填料、亲水色谱( HILIC)填料及反相C18硅胶填料。通过对比发现C18硅胶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最佳。进一步控制SPE的淋洗及洗脱条件,收集相应的洗脱液,经氮吹干燥后得到纯化的样品。提纯后的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混合物的纯度可达94%以上。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5%~81?7%和66?7%~81?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9?4%和1?5%~6?1%。该方法简单、高效,免去传统分离纯化过程中长时间的柱色谱分离过程,适合制备纯度较高的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的二元混合标准样品。
关键词:
固相萃取
,
液相色谱
,
分离纯化
,
水飞蓟宾
,
异水飞蓟宾
徐章
,
胡红云
,
陈敦奎
,
刘欢
,
姚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实现垃圾焚烧过程中砷的释放控制,本文采集了六个地区两种炉型垃圾焚烧电厂的飞灰,通过分析飞灰中砷的赋存形态,阐释了垃圾焚烧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飞灰中砷总量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且炉排炉飞灰中砷含量高于流化床飞灰.飞灰中的As(Ⅲ)极少(0.34%~9.56%),大部分砷在高温焚烧过程中与Ca、Fe、Al等元素化合物发生交互反应以As(V)存在于飞灰中,此外,少量砷被硅铝酸盐固化在飞灰基质中.
关键词:
垃圾焚烧
,
飞灰
,
砷
,
赋存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