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王旭升
,
柴晓娜
,
刘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2744
采用叠层法制备了(BaxSr1-x)TiO3/Mg2TiO4组分梯度陶瓷.采用XRD、SEM、EDS及介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1375℃烧结3h的样品较致密、结晶良好,由钙钛矿和尖晶石两相复合而成,且材料内存在Ba/Sr比组分梯度;与不含梯度的复合陶瓷相比,梯度陶瓷不但保持了较大的介电可调度,而且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在室湿(20℃)和2 kV/mm电场下,典型样品的介电可调度可达21.9%,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可调度仍然保持在较大的值(9.3%).温度稳定性的改善可归因于不同组分的(BaxSr1-x)TiO3具有不同的铁电-顺电相转变温度,组分梯度的设计有利于该类材料应用温度范围的拓宽.
关键词:
复合陶瓷
,
(BaxSr1-x)TiO3/Mg2TiO4
,
功能梯度材料
,
介电性能
杨礼敬
,
胡晓隆
,
许亚玲
,
罗学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8.002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李子园-吊把子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丹凤群地层中,严格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区已发现金矿带4条,金矿体11个,具中型矿床规模.矿石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品位较高,矿床平均品位达20.70×10-6.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区域变质期、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岩浆热液成矿期4个阶段,属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金矿床.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机制
,
柴家庄金矿床
郝洪顺
,
杨阳
,
秦磊
,
王丽君
,
胡志强
,
刘贵山
人工晶体学报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海娜花中提取天然染料,用其作为敏化剂制备了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天然染料组成进行分析,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不同pH值下的海娜花染料进行测试,并对其敏化的纳米TiO2太阳电池进行光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海娜花天然染料主要成分为指甲花醌、木犀草素,次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及芹菜素等;在中性(原始pH值)条件下,在可见光区约420 nm、470 nm、670 nm处有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约340 nm处有吸收峰;在碱性条件下,由于指甲花醌、木犀草素、芹菜素等酚羟基质子解离,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强度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a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脱镁叶绿素,主要吸收峰都在420 nm和670 nm左右;在pH =5时,海娜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制备的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比较好,开路电压为0.39 V、短路电流密度为0.66 mA·cm-2、填充因子为0.60、光电转换效率为0.15%,400nm处IPCE为1.7%.
关键词:
TiO2
,
海娜花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pH值
,
光电性能
何忠义
,
高新瑶
,
雷娟红
,
熊丽萍
,
仇建伟
稀土
研究了纳米La2O3和邻苯二胺修饰过的纳米La2O3添加剂在CC级柴机油中的摩擦学性能.以XRD和元素分析对修饰前后的纳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用四球极压抗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并与空白CD级柴机油作对比.结果表明,纳米La2O3和表面修饰纳米La2O3均能提高CC级柴机油的极压性能,并能优化其抗磨减摩效果.根据SEM和EDS对磨损表面的分析,可以推断纳米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可能会与摩擦副反应生成合金,以此提高摩擦表面的抗磨减摩性能.
关键词:
表面修饰的纳米La2O3
,
润滑油添加剂
,
CC级柴机油
,
摩擦学性能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刘军恒
,
姚春德
,
魏立江
,
耿鹏
,
王全刚
,
余海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六缸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重型柴油机进气管上面布置电控甲醇喷嘴,采用柴油引燃甲醇均质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模式,开展了高甲醇柴油比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醇柴比的增加,二元燃料的滞燃期增加,放热率峰值、最大缸内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都变大;未燃HC和CO排放上升,NOx排放则先下降后上升;烟度与颗粒物浓度排放都下降,低负荷下醇柴比为4.0时效果尤其显著;大负荷时二元燃料燃烧时热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柴油机
,
甲醇
,
二元燃料
,
燃烧
,
排放
阳祥
,
丁鹏
,
李增耀
,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用正交分解(POD)方法对径向旋转方通道内直接数值模拟得到的湍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湍流大尺度结构和POD模态的能量分布.对于不同的工况,文中均采用了200个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湍流瞬时主流速度场作为样本.为研究浮升力对湍流大尺度结构的影响及POD模态的能量分布,对四个不同格拉晓芙数GrT下的主流速度场进行了POD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湍流大尺度结构主要集中在通道的非稳定壁面(y=0)附近和侧壁面附近,随着格拉晓芙数的增加湍动能分布于更多的模态中.
关键词:
湍流
,
浮升力
,
大尺度信息
,
正交分解
,
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