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慧
,
程宁宁
,
许东芳
,
林静容
,
何其庄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40311
以稀土氯化物、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和2,6-吡啶二羧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可能为:Na2[RE (PMBP)3 (PDA)]·nH2O(RE=Sm3,Y3+,Er3+,其中La配合物含有一分子配位水).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一定的抑制作用,Na2[Er((PMBP)3 (PDA)]·5 H2O对大肠杆菌作用较好,而Na2[Sm(PMBP)3 (PDA)]·5H2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好.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的.同时配合物Na2[Sm(PMBP)3 (PDA)]·5H2O具有荧光特性,可用作荧光探针等,在生物活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配合物
,
抗菌
,
DNA
,
稀土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张海东
材料导报
在正己烷-三嵌段共聚物(EO_(20)-PO_(70)-EO_(20),P123)体系中合成了小孔径大孔容介孔泡沫(MCF)氧化硅材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_2吸附-脱附和小角XRD,对其孔道结构、型貌、比表面积、孔容等进行了表征.对合成条件的研究表明,在静置条件下水解TEOS合成的样品,其比表面积、孔径、孔容都比在搅拌下水解合成的样品明显增加,其中孔容可增加68%,达到2.32cm~3/g.
关键词:
介孔材料
,
泡沫
,
正己烷
,
氧化硅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林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林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林效应
,
合金化
王文
,
黄志华
,
王如竹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容式吸附(或解吸)性能测量装置,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其不仅可行,而且测量精度高于常用的容积法(液位法)吸附性能测试系统,而且吸附剂试样充装量少,适用于广泛的压力测量范围.利用本文的测量装置,还首次进行了部分活性炭与氯化钙混合吸附剂与氨的吸附性能测试,数据有助于为吸附制冷寻找新的高效吸附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吸附
,
制冷
,
测量
,
活性炭
,
氯化钙
王海珊
,
史铁林
,
刘世元
,
冯奎景
,
廖广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32
在应用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
,
系统测量误差
,
焦点轴向误差
,
相移器误差
,
摄像机误差
魏琪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从数学上确定了具体热源的湍流对流中时均热量传递势容耗散的上界和下界,该上界和下界反映了体热源对湍流对流中热量传递势容耗散的影响.其上界表明具体热源的湍流对流中时均热最传递势容耗散不会大于导热情况下时均热量传递势容耗散;其下界表明,给定湍流流场的统计特性,即在某种意义上,粘性耗散一定,这时时均热量传递势容耗散可能达到的下界依赖于体热源和速度的时均值.
关键词:
湍流对流
,
体热源
,
热量传递势容耗散
韩光泽
,
过增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热量传递势容(势容)反映了物体的导热能力,在导热过程中势容有损耗,对应于势容损耗最小的导热过程效率最高,传热速率最大.熵反映了过程的不可逆性,在导热过程中熵有增加(熵产),对应于熵产最小的过程是系统做有用功的能力((火用))损失最小的过程.以势容损耗和熵产为目标函数,分别对导热平板和圆形导热管进行了导热优化计算.以势容损耗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大的导热能力.以熵产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自然对数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小的(火用)损耗.
关键词:
热量传递势容损耗
,
熵产
,
(火用)
,
导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