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涛
,
全民强
,
穆蕊娟
,
杜烨
,
杨红强
,
印会鸣
,
王继龙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40105
聚氯甲基化苯乙烯( PS?CH2 Cl)和间苯二胺( MPA)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聚氯甲基化苯乙烯间苯二胺树脂( PS?CH2?MPA),研究了PS?CH2?MPA对Pb(Ⅱ)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吸附温度、Pb(Ⅱ)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来探究树脂PS?CH2?MPA对Pb(Ⅱ)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酸性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pH=6时,吸附效果最佳;PS?CH2?MPA对Pb(Ⅱ)的吸附速率较快, t=60min即可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能较好的吻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是放热过程,高温不利于吸附;对PS?CH2?MPA进行吸脱附实验,其吸附性能并未下降,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吸附剂,所有结果表明PS?CH2?MPA在吸附Pb(Ⅱ)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间苯二胺
,
聚氯甲基化苯乙烯
,
铅
,
吸附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
任亚平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黄红相钛白样品和正常样品的颜料性能、粒径大小及分布、颗粒形貌和微量元素含量,探索钛白粉呈现黄红相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钛白粉呈黄红相的原因如下:消色力和白度较低;样品颗粒粒度大,集聚明显,对黄红色光线的散射能力强;因铁含量高,在煅烧时与其它杂质元素发生相互作用并侵入TiO2晶格,造成晶格扭曲变形,进而影响钛白粉的白度.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水洗和煅烧工序,避免钛白粉呈黄红相.
关键词:
黄红相
,
着色底相
,
钛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