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n1-xZnxCr2O4(0.0≤x≤1.0)晶体结构与磁性研究

周永惠 , 谢源淼 , 陈绪亮 , 蔺帅 ,

低温物理学报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尖晶石氧化物Mn1-xZnxCr2O4(0.0≤x≤1.0)多晶系列样品,并对其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列样品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随Zn掺杂浓度x增大,晶格常数单调减小,体系的阻挫因子逐渐增大.低温下MnCr2O4表现为共线亚铁磁和螺旋亚铁磁的共存.当x≤0.4时,随着x增大,4.5T磁场下所测量的磁化强度逐渐减小,矫顽力逐渐增大,表明体系中的螺旋亚铁磁成分逐渐增多.随着x进一步增加,样品x=0.6和0.8表现为自旋玻璃态特征,最终在x=1.0时转变为强阻挫的反铁磁态.

关键词: 尖晶石氧化物 , 磁性 , 阻挫

Co替代效应对Fe1+yTe单晶磁性和输运性质的影响

朱杨林 , 李立 , 张志涛 ,

低温物理学报

我们通过自助熔剂法制备了Fe1+y-xCoxTe(x=0,0.04,0.09)系列单晶,研究了Fe位Co替代效应对Fe1+yTe母体的磁性、电阻以及比热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的替代效应明显的抑制了母体Fe1.05 Te的反铁磁结构相变,并在低温出现了自旋玻璃态.当掺杂量x=0.09时,电阻率曲线呈现半导体行为.低温比热曲线拟合结果显示费米面附近的态密度随掺杂量变化不大,表明Co对Fe的替代效应主要表现为引入了局域磁矩.

关键词: 铁基超导 , 磁性和超导 , 自旋晶格耦合 , 阻挫

非双交换作用巨磁电阻材料Fe1+xCr2-xS4的磁性

, 谭舜 , 陈志文 , 张裕恒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0.04.002

Fe1+xCr2-xS4(x=0,0.1)是不存在双交换作用和Jahn-Teller畸变的巨磁电阻材料,Missbauer谱指认,对于FeCr2S4,Fe离子以Fe2+形式占据在四面体间隙形成Fe亚晶格,Cr离子以Cr3+的形式占据八面体间隙形成Cr亚晶格;对于Fe1.1Cr1.9S4,过量的的Fe离子替代Cr离子以Fe3+形式存在.电子自旋共振的结果表明在居里温度Tc以上,两个样品都只有单一吸收峰,而在T1以下(T1对应于Tc以下电阻率最小值的温度),ESR谱中原始的顺磁峰同时劈裂为一支高场峰和一支低场峰.该体系的微观磁性显示,对于FeCr2S4,Fe、Cr亚晶格的自旋同时进入铁磁态,而这两个亚晶格的磁矩彼此反平行排列;对于Fe1.1Cr1.9S4,过量的Fe离子的自旋反平行于Cr离子,这不但削弱了Cr亚晶格的内场,同时也使两个亚晶格之间的耦合减弱.由此,Fe1+xCr2-xS4反常的输运行为可以被很好地理解.

关键词:

巨磁电阻材料A0.05Co0.95Cr2S4(A=Zn、Ni、Cd、Fe)的输运行为及磁性能研究

卢晓羽 , 贾楠 , 方必军 , , 张裕恒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563

过渡金属尖晶石型硫化物具有包括超巨磁电阻(CMR)效应在内的多种物理性能,其 CMR 效应机理的研究对开发巨磁电阻材料有重要价值。目前,铬基硫族尖晶石的CMR效应尚未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A0.05Co0.95Cr2S4(A=Zn、Ni、Cd、Fe)样品,研究磁性和非磁性元素掺杂对CoCr2S4晶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XRD检测表明,掺杂的A0.05Co0.95Cr2S4(A=Zn、Ni、Cd、Fe)均呈现纯的尖晶石结构,掺杂导致的晶胞参数变化与掺杂元素的离子半径成比例。磁电阻测定表明A0.05Co0.95Cr2S4(A=Zn、Ni、Fe)均具有巨磁电阻效应。掺杂削弱了铁磁相互作用,导致A0.05Co0.95Cr2S4(A=Zn、Ni、Cd、Fe)的居里温度TC降低。在0.01 T下, A0.05Co0.95Cr2S4(A=Zn、Ni、Cd、Fe)的零场冷却(ZFC)和加场冷却(FC)曲线均呈现磁性不可逆现象。A0.05Co0.95Cr2S4(A=Zn、Ni、Cd、Fe)呈现典型的亚铁磁性磁滞回线,其中Zn0.05Co0.95Cr2S4的矫顽场最大。

关键词: A0.05Co0.95Cr2S4 , 巨磁电阻效应 , 零场冷却(ZFC) , 加场冷却(FC) , 矫顽场

非双交换作用巨磁电阻材料FeCr2-xGaxS4的输运行为

谭舜 , , 陈志文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0.03.001

FeCr2S4是不存在双交换作用和Jahn-Teller畸变的巨磁电阻材料,本文用不变价的非磁性的Ca部分地替代Cr,发现体系的居里温度和出现巨磁电阻的峰值都向高温移动.实验上指出Ga替代减弱了Cr离子之间的自旋耦合,体系的铁磁性增强,使极化子载流推向高温区,低于居里温度退局域的裸子运动在磁性半导体中,所以巨磁电阻效应一直保留到远低于居里温度的温区.

关键词:

立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立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立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甘肃坪金矿床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张银斗

黄金

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坪金矿床

砦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

张庆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0.006

砦峪金矿床为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一重要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空间产出受太华群变质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层间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矿脉内矿体产出表现出"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综合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深部具有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的可能性,在砦峪矿区,矿脉东段深部仍存在较好的成矿远景和找矿潜力.

关键词: 砦峪金矿床 , 石英脉型 , 地质特征 , 深部成矿远景

稀土保水剂在新疆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王永刚 , 张宇生 , 张宏江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5.011

本文研究了应用稀土保水剂对干旱地区新疆育苗的效应,结果表明:应用稀土保水剂能极大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加速苗木的生长发育,根系数量、株高、地茎等生长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因此,应用稀土保水剂对育苗的成功率、培育壮苗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稀土保水剂 , 育苗 , 成活率 , 生长量

延边东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