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士
,
黑鹏辉
,
秦建
,
杨战胜
,
张天佑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针对主材质为14Cr1MoR(H) +904L的压力容器设备,采用ASTM G48A法及ASTM 262B法分析了制造过程中904L复层在经受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耐点蚀及晶间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904L原始板材显微组织为孪晶状奥氏体,在ASTM G48A法腐蚀条件下点蚀速率为0.008 mm/a,晶间腐蚀速率为0.826 mm/a;904L板材在经历爆炸焊+675℃/3 h热校平后以及14Cr1MoR+ 904L壳体复合板在经历690℃/4 h的整体热处理后,复层904L板材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点蚀速率基本保持不变、晶间腐蚀速率逐渐增加;设备封头处在经历950℃/1.0 h热压+920℃/1.5 h +690℃/6.0 h调质处理后,原奥氏体晶界处存在大量析出组织,腐蚀速率急剧增加,耐腐蚀能力严重下降.
关键词:
14Cr1MoR(H)+904L
,
热处理
,
点蚀
,
晶间腐蚀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
金属学报
<正> 我们西华山钨矿,发现于1908年。当时,由民工用手工采掘露头矿石,选出钨砂,国外资本家通过我国私商,贱价收购,攫取厚利。至1938年,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相勾结,开始建立矿场,掠夺我国资源,对矿工残酷剥削。矿工们在矽尘弥漫的环境中劳动,毫无防护,多数惨死于矽肺病。资本家施展高压和蒙骗两手惯伎,一面胁迫不许声张,同时搬出孔孟之道的“天命观”,妄图缓和阶级的根本对立。工人有了矽肺病,即被一脚踢开,任其惨死。直到今天,许多老人每当回忆起那时矿工们的悲惨遭遇,都无比愤恨! 1949年8月,西华山获得解放。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经过民主改革,生产有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