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安
,
郭劼蘅
,
杨建丽
,
刘振宇
,
生文君
,
董宝中
催化学报
分别测定了纯煤样和浸渍煤样的小角X射线散射,基于GBC理论假设,采用相关函数法计算了原位担载于两种烟煤上FeSO4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助剂Na2S和尿素的添加对其粒径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与XRD表征结果相似.FeSO4在两种煤样上的最可几粒径为4nm左右,分布范围为0.5~8 nm.助剂对FeSO4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小,它们的添加主要是改变了催化剂前驱体的活性组成.
关键词:
硫酸亚铁
,
煤
,
直接液化
,
粒径分布
,
小角X射线散射
,
相关函数
张立安
,
杨建丽
,
刘振宇
催化学报
用饱和浸渍法把FeSO4直接担载于山东兖州和山西汾西两种烟煤上.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考察了FeSO4浸渍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烟煤液化行为的影响,并通过XRD和热力学计算探索了FeSO4在煤直接液化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训练完全的人工神经网络不仅可较好地拟合实验结果,而且可较好地预报反应条件对FeSO4催化活性的影响.FeSO4在煤液化反应时存在着临界浸渍量,当铁含量大于1.0%时,其值对液化结果影响不大;煤直接液化反应存在着最佳反应温度,兖州煤为410℃左右,而汾西煤难以裂解,反应最佳温度为430℃;在FeSO4催化条件下,兖州煤在400℃反应40 min以前即可达到较大程度的加氢液化,而汾西煤在450℃反应1 h以后才能达到较好的加氢效果.XRD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FeSO4只有在煤中各种形态硫的作用下,才能转变为Fe1-xS,起到催化作用.
关键词:
硫酸亚铁
,
煤
,
直接液化
,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
热力学计算
郭劼蘅
,
杨建丽
,
刘振宇
催化学报
通过原位担载法将铁系催化剂担载于煤表面,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的相态、配位环境以及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 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X射线衍射法对原位担载型铁系催化剂前驱体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在煤表面以非晶态、高分散的形式存在,其化学组成主要为FeOOH, 且催化剂前驱体的分散程度与载体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关键词:
硫化铁
,
原位担载
,
催化剂前驱体
,
煤液化
,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
X射线衍射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