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轨道交通用6082-T6铝合金MIG焊接接头组织与疲劳性能

庹文海 , , 杨文涛 , 张冬梅 , 王妍 , 智华 , 姜亦帅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20.022

对轨道交通用6082-T6铝合金进行MIG焊接,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别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相结构与显微硬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熔合区为柱状晶组织,焊缝主要由树枝晶和胞状晶组成,焊缝中心为等轴晶,焊缝体现出联生结晶的特点.母材相组成为基体α-Al固溶体、β-Mg2Si以及单质Si,焊缝金属相组成主要为α-Al固溶体.热影响区的宽度达31mm,且存在一个软化区.设定应力比R=0,测试了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S-N曲线,得到MIG焊接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为99 MPa,为母材的72.26%.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疲劳断口分布的二次裂纹促进了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第二相粒子对疲劳裂纹的萌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焊缝中的气孔则容易成为疲劳源.稳态扩展区出现大量呈平行趋势且具有规则间距的疲劳条带,瞬断区存在大量韧窝和撕裂棱,体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

关键词: 轨道交通 , 铝合金 , MIG , 疲劳性能

铝(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过渡层钎焊工艺及机理分析

吕学勤 , 石忠贤 , , 吴毅雄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1.008

研究了铝(铝合金)与不锈钢的镍/铜过渡层钎焊的工艺方法以及焊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各连接界面进行了机理分析.对焊缝的XRD、SEM和TEM等分析发现焊缝与母材之间没有生成铝与铁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果表明,镍/铜电刷镀层能有效地阻挡铝、铁等原子扩散,焊缝与镀铜界面上虽然生成了少量的AlCu3,但没有降低焊缝的抗剪强度.

关键词: 过渡层钎焊 , 金属间化合物 , 原子扩散

基于扫描轨迹控制的Ti-Mo耐高温梯度材料电子束熔炼制备技术研究

, 楼松年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z1.055

在通用真空电子束炉的基础上配置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功率放大器等设备开发了新型电子束扫描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对电子束扫描轨迹、扫描频率以及加热区域电子束能量密度进行离线编辑和实时调节和控制.利用开发的电子束扫描控制系统熔炼制备了Ti-Mo耐高温梯度材料.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 扫描控制系统 , 梯度材料

硬质合金/因瓦合金激光-氩弧复合焊缝界面的显微组织与元素扩散

徐培全 , 芦凤桂 , 张培 , , 于治水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激光-氩弧复合焊接技术实现了硬质合金与因瓦合金的焊接,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等研究了焊缝界面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和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激光和氩弧双热源的作用消除了焊缝界面硬质合金侧的η相,同时在因瓦合金侧形成Fe4WC2枝晶;焊缝硬质合金侧的界面元素扩散系数远高于单独使用氩弧焊焊接条件下的,镍、铁元素的最大扩散系数达到22.7 cm2·s-1,最大扩散距离达到200μm.

关键词: 激光-氩弧复合焊接 , 焊缝 , 因瓦合金 , 硬质合金 , η相

铼-钛(Re-Ti)功能梯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楼松年 , 陈艳 , 薛小怀 , 李仕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3.001

利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铼-钛(Re-Ti)功能梯度材料.通过对Re,Ti元素基本性质及Re-Ti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设计了Re-Ti梯度材料.通过模拟电子束熔炼温度场,确定了制备梯度材料的混合金属粉末配比和熔炼工艺.实验结果表明:Re-Ti梯度材料成形良好,桥渡层中各元素沿厚度方向连续均匀变化.

关键词: , , 桥渡元素 , 梯度材料

耐高温复合材料的电子束熔炼制备工艺研究

, 薛小怀 , 楼松年 , 李仕民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3.015

为了提高钛合金表面的耐高温性能,研究新型的耐高温功能梯度材料,基于电子束高能量密度和难熔金属钼具有高熔点的特点,开发了电子束熔炼制备涂层材料的新技术,通过应用钛钼混合金属粉末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耐高温复合层.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熔炼扫描轨迹和熔炼参数可以实时精确控制,并且实现了钛合金耐高温复合层的制备.混合金属粉末中钼含量越高,粉末堆敷厚度越大,熔炼束流越大.

关键词: 熔炼 , 电子束 , 复合材料 , 耐高温材料

铼钛中间过渡层材料的真空电子束制备工艺

陈艳 , , 薛小怀 , 楼松年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3.013

采用全自动闭环控制的真空电子束系统,制备出了组分连续变化且未见Ti5Re24脆性相产生的铼钛中间过渡层材料.由硬度测试结果可见,所有过渡层的表面硬度和端面硬度都高于钛合金和纯铼的硬度.总的趋势是随着合金粉末中Me含量的增加,其硬度降低,随着合金粉末中铼含量的增加,其硬度上升.同时,复合过渡层材料中铼的含量越高,其脆性越大,加工性能越差.

关键词: , , 中间过渡层 , 电子束

电弧冶金反应生成TiC-VC的机理研究

, 吕学勤 , 俞海良 , 楼松年 , 邹增大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12.004

碳化钛的形成依赖于钛、钒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高温电弧冶金反应时钛、钒能够直接与碳化合生成TiC和VC.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MPA)对TiC-VC形态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iC-VC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TiC-VC主要在熔滴反应阶段生成并形核,熔池反应阶段聚集长大并在熔渣和熔敷金属界面发生扩散.TiC-VC的形成固定了大量碳元素,避免了结晶和相变过程中二次碳化物沿晶界网状析出.

关键词: TiC-VC , 电弧冶金 , 堆焊

TiC-VC耐磨堆焊焊条

邹增大 , 王新洪 , 曲仕尧 , 王育福 ,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1.04.015

利用药皮中的石墨、钛铁、钒铁、金红石等组分,通过电弧冶金反应生成了具有高显微硬度的TiC、VC等碳化物,探讨了焊条药皮组分石墨、钛铁、钒铁等的含量对焊条工艺性、抗裂性及堆焊层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MPA)对堆焊层显微组织,TiC、VC等碳化物的分布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为低碳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碳化物极弥散分布在低碳马氏体基体上,断口为准解理断裂;堆焊层具有较高塑韧性,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缓冷连续堆焊不产生裂纹;堆焊层硬度达到HRC55以上,具有高的耐磨性,相对耐磨性优于D667焊条.

关键词: TiC-VC,堆焊焊条 , 抗裂性 , 耐磨性

铼(Re)的性质及应用研究现状

, 陈艳 , 薛小怀 , 李仕民 , 楼松年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1.011

综述了稀散金属元素铼(Re)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能、资源及制备技术,特别介绍了铼在超耐热合金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 物理性质 , 机械性能 , 应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