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
,
宫本涛
,
袁浩
,
王小东
,
吴强
,
李茂康
,
范钰
,
唐基禄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1.04.019
简述线路板电镀废水中氰、铜氨、油墨废水治理方法和混合废水综合治理工艺流程及原理.
关键词:
线路板
,
废水
,
治理
,
原理
李茂康
,
张炯明
,
罗衍昭
,
宋炜
,
宋高阳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利用还原钙生产中的产物渣配制高碱度低硅无碳中间包覆盖剂展开研究.中间包覆盖剂的熔化温度是覆盖剂设计的一项最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种覆盖剂是否可行的前提.利用Factsage 6.3计算软件作为指导,通过熔点测定试验完成了利用还原钙渣配制高碱度低硅无碳中间包覆盖剂实验室研究,确定了熔化温度为1300~1400℃的中间包覆盖剂的合理配制方案:ωcaO=40%~45%、ωCaO/ω Al2O3=1.0~1.3、ωSiO2≤9%、ωMgO=5%~7%、ωCaF2=2%~10%、ωFeO+ωMnO≤1%、ωNa2O≤6%.并同时对还原钙渣配制高碱度低硅无碳的中包覆盖剂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高碱度
,
覆盖剂
,
Factsage 6.3
,
还原钙渣
丛林
,
张炯明
,
雷少武
,
李茂康
钢铁
为了研究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的加热效率和流场的分布情况,对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进行电磁场、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种新的弧形通道设计方式.计算得出:直线型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在加热功率1 000 kW的情况下,升温速率可达2℃/min;而弧形通道的设计加热效率更高,平均升温幅度比直线型通道高2~5℃,且死区面积减小,浇铸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关键词:
感应加热
,
中间包
,
数值模拟
,
流场
,
温度场
顾忠华
,
罗来涛
,
夏梦君
,
李茂康
催化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考察了载体的焙烧温度对负载型Au-Pd双金属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吸附吡啶的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还原、红外光谱和N2物理吸附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TiO2-Al2O3复合载体都具有介孔结构,其中773 K焙烧制得的TiO2-Al2O3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 B酸中心较多,以其为载体的Au-Pd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活性. 表征结果表明, 773 K焙烧制得的Au-Pd/TiO2-Al2O3催化剂中Au-Pd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强,催化剂上形成的AuxPdy合金的晶粒较小且数量较多,催化剂的酸量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度较大,并且其上进行的加氢脱硫反应的活化能较低,这些因素均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关键词:
金
,
钯
,
二氧化钛
,
氧化铝
,
复合氧化物载体
,
焙烧温度
,
加氢脱硫
赵旭
,
罗来涛
,
刘成文
,
李茂康
材料导报
采用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rij3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合成了高比表面和孔径集中的介孔CeO2,考察了氨水和铈源的添加顺序、pH值等合成条件对介孔CeO2比表面、孔径分布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运用XRD、FT-IR、DTA、N2吸附-脱附和比表面-孔径测定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水加入铈源与模板剂的混合液中有利于形成介孔CeO2,且pH值在9~10范围内所得介孔CeO2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介孔CeO2
,
表面活性剂
,
烷基聚氧乙烯基醚
吴文
,
宫本涛
,
李茂康
,
范钰
,
唐基禄
,
袁浩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1.03.015
某五金电镀厂改造后日排废水总量为250 m3,根据厂方提供的水质水量情况,结合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设计中对氰、铬、镍及酸碱废水采取分流排放,分而治之,简述了工艺设计原则、工艺流程原理、处理方法及调试运行中的一些故障排除.
关键词:
电镀
,
废水
,
化学处理
顾忠华
,
罗来涛
,
李茂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6.015
以PVP为稳定剂,乙醇和KBH4为还原剂制备了Au-Pd/TiO2-Al2O3催化剂,考察了还原剂对Au-Pd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D,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乙醇还原的Au-Pd/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较好.乙醇还原的Au-Pd/TiO2-Al2O3催化剂中Au-Pd之间及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形成AuxPdy合金的晶粒较小,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活性表面积较大,反应活化能较低,这些均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关键词:
Au-Pd
,
TiO2-Al2O3
,
载体
,
加氢脱硫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