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祥
,
孙清池
,
何杰
,
李红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选取PMN-PNN-PZT四元系压电陶瓷准同型相界附近配方,采用传统的氧化物混合合成工艺制备压电陶瓷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该四元系压电陶瓷微观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180℃烧结时,晶粒生长很好,晶界处结合致密,压电性能也最好:d33=475pC/N,ε33T/ε0=3203, Qm=82,Kp=0.59,tanδ=1.8%.
关键词:
压电陶瓷
,
四元系
,
准同型相界
,
微观结构
何杰
,
孙清池
,
刘培祥
,
李红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探讨了烧结温度对SiO2掺杂锑锰锆钛酸铅Pb(Mn1、3Sb2、3)0.05Zr0.47Ti0.48O3(简称PMSZT)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Pb(Mn1、3Sb2、3)0.05Zr0.47Ti0.48O3+0.1%(SiO2)(质量分数)陶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合成温度900℃时,可以得到钙钛矿结构.对于适量SiO2掺杂PMSZT压电陶瓷,可以在1100~1150℃时烧结实现致密化,并且介电压电性能较好,当烧结温度为1100℃时综合性能最佳,E33T/ε0=1290,tanδ=0.45%,d33=264 pC/N,Kp=0.59,Qm=2400.
关键词:
压电陶瓷
,
锑锰锆钛酸铅
,
SiO2
,
低温烧结
李红元
,
孙清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探讨Nb2O5掺杂对Pb1-xLax(ZryTi1-y)1-x4O3(x=7%,0<y<1)(简称PLZT)压电陶瓷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Pb1-xLax(ZryTi1-=y)1-x/4O3+0.5%NbzOs陶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合成温度1060℃时,可以得到钙钛矿结构.随着Nb2O5掺杂量的增大,四方相的含量减少,准同型相界向三方相移动.掺杂NbzO5的质量分数为0.5%,Zr/Ti=57.5/42.5时,得到的压电陶瓷介电、压电性能最优,εT33/ε0=3100,tan6=1.96%,d33=550PC/N,Kp=0.67.
关键词:
Nb2O5
,
介电常数
,
压电常数
,
居里温度
丁学勇
,
王文忠
金属学报
由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得到计算任意二元系中组元活度的新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任何液态和固态溶液,通过对大量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二元系
,
null
,
null
张庆礼
,
李冬青
,
肖进
,
王宜申
,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给出了一种由生成元计算所有群元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可用于点群、空间群及其一般群的计算.以Oh点群和空间群I23的生成元计算了它们的全部群元,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
算法
,
点群
,
空间群
,
群生成元
,
群元
丁学勇
,
陈星秋
,
P.Rogl
,
J.E. Morral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8.010
提出了预测三元系合金中原子浓度(原子分数,%)低于10的组元的扩散系数、本征扩散系数和热力学因子的模型;通过此模型预测1473 K时,Ni-Al-Cr(富Ni)三元合金系的扩散系数,并和实验值进行比较,模型预测结果良好.
关键词:
扩散系数
,
预测模型
,
三元合金系
,
Ni-Al-Cr
王亲猛
,
郭学益
,
廖立乐
,
田庆华
,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S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强,Cu-Fe、Cu-S、Fe-S含量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0.89、0.79,但SiO2与Cu、Fe、S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构造了Cu、Fe、S组元含量复合映射模型,该复合模型预测精确度高于单因素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可为生产过程中高品位铜锍多组元含量的精细调控,及熔炼-吹炼过程热量精确分配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氧气底吹
,
炼铜
,
铜锍
,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