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7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末端带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的合成及表征

, 吴瑶 , 陈元维 , 罗祥林

功能材料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_2OH)_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1H-NMR和FT-I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叶酸材料,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关键词: 星形聚合物 , 聚己内酯 , 叶酸 , 药物载体

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熵机理分析

, 张田华

稀土

在WTO最终裁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规和下游市场需求低迷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稀土产业要走出困境而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是必然选择.本文尝试从熵理论的视阈,来分析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熵机理,按照转型总熵控制与调适的机制,针对稀土产业转型熵与转型负熵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应以减少产业内部转型熵,增加产业外部转型负熵为基本策略.

关键词: 稀土产业 , 熵机理 , 转型升级

复合SiC刀具切削高锰钢的磨损机制

张增志 , 张利梅 , 程国清 , 白兵占 ,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6.002

用复合SiC刀具对奥氏体高锰钢进行了半精加工研究,试验条件为:进给量f=0.3mm/r,切削深度ap=0.5mm,干切.通过测量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与切削时间和切削速度的关系,对前、后刀面的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了复合SiC刀具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最佳切削速度为53m/min,低、中速切削时主要是由(Fe,Mn)3C引起的机械磨损,高速切削时由γ相引起的扩散磨损,且随着切削时间的延长,磨损也逐步由机械磨损过渡到扩散磨损.

关键词: 复合SiC , 高锰钢 , 切削 , 磨损

搅拌针形状对搅拌摩擦加工制备CNTs/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性的影响

, 夏春 , 邢丽 , 柯黎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1.014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FSP)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CNTs/Al)复合材料,研究了搅拌针形状对复合材料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针形状影响到塑化材料的迁移路径和程度,导致复合材料宏观形貌和均匀性发生变化.相比柱形,锥形搅拌针周围金属温度高,挤压区易于扩张,抽吸-挤压效应较强,形成的中心区面积大且均匀性较好;双螺纹搅拌针由于在板材上下两端形成两个材料迁移通道,挤压区相互重叠,材料混合程度加强,中心区CNTs分布均匀性最好.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 CNTs/铝基复合材料 , 搅拌针形状 , 均匀性

聚乙二醇辅助光化学制备 SnO2及其光催化性能?

, 王红娟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2.002

采用硫酸亚锡作为锡源,加入4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于低功率紫外光辐照下制备二氧化锡。通过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测试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考察聚乙二醇分子量变化对产物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所制备 SnO2的形貌尺寸、比表面积以及其光催化性能与使用 PEG 的分子量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所制备 SnO2粉体尺寸越小,分布越均匀。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诱导制备的二氧化锡在模拟可见光和紫外光照下均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二氧化锡 , 光化学合成 , 聚乙二醇 , 光催化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陈军辉 , 杨佰娟 , , 王小如 , 黎先春 , 杨黄浩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5.005

以两种药材为研究实例,对加速溶剂萃取法(ASE)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条件(萃取温度、静态萃取时间、萃取溶剂以及料液比),确定了较好的实验条件.比较了ASE、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对木香挥发油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ASE对木香挥发油的提取效果最好.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法 , 丹参 , 木香

渤海某油田L80油管腐蚀机理研究

谭才渊 , 殷启帅 , 杨进 , 修海媚 , , 陈孝亮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36

目的 研究渤海某油田L80油管腐蚀机理,对分析该油田油管腐蚀特点、确定油管腐蚀类型、证实井底腐蚀环境、评估油管腐蚀程度和推荐油管防腐材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基于L80油管宏观腐蚀形貌观察做出的初步判断,首先进行材质分析,其次进行微观腐蚀形貌分析,然后进行腐蚀产物分析,再进行腐蚀程度分析,最后进行电化学试验.结果 该L80油管理化性能及金相组织符合标准,其内外壁腐蚀行为不一致,外壁以均匀腐蚀为主且腐蚀轻微,内壁有一定程度局部腐蚀且腐蚀较严重.腐蚀产物主要含有Fe、S、O和C元素,主要成分为Fe1-xSx、FeCO3和Fe2O3.其外壁点蚀坑深度在15~50 μm之间,内壁点蚀坑深度在80~150 μm之间,内壁微裂纹宽度在20~70 μm之间.CO2分压、H2S分压、含水率和温度对L80油管腐蚀行为有重要影响.结论 该油田井底CO2和H2S共存,L80油管发生了CO2/H2S共存的电化学腐蚀,但点蚀、应力腐蚀开裂(SCC)整体上比较轻微,且L80油管表现出良好的抗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能力.根据研究结果,推荐现场可以继续使用L80油管.

关键词: 渤海油田 , L80油管 , CO2/H2S共存 , 应力腐蚀开裂 , 硫化物应力开裂 , 腐蚀机理

共沉淀法制备NASICON型Mg0.5 Zr2(PO4)3镁离子固态电解质?

, 刘欢 , 杨利青 , 郭滨 , 胡炜杰 , 王浩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1.035

以硝酸镁(Mg(NO3)2·4H2 O)、醋酸锆(Zr(CH3 COOH)2)、磷酸氢二铵((NH4)2 HP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纯相的NASICON型Mg0.5 Zr2(PO4)3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通过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Mg0.5 Zr2(PO4)3固态电解质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无压烧结在750℃烧结制备得到的Mg0.5 Zr2(PO4)3固体电解质致密度最高,达到理论密度的90%,室温总电导率达到最大,为4.67×10-6 S/cm,此时,样品的激活能最小为0.098 eV.研究表明 Mg0.5 Zr2(PO4)3是较有前途的镁离子导电材料,对以后全固态镁离子电池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共沉淀法 , NASICON , 固体电解质 , 镁离子电导率

程序升温热解磷酸氨镁及热解产物的氨氮脱除性能

唐建军 , 陈益清 , 钟振辉 , , 尹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72-8

为使磷酸氨镁(MAP)脱氨完全及改善热解产物的氨氮去除性能,研究了一种程序升温的热解方式,并探讨了热解产物去除氨氮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热解方式及热解终点温度明显影响 MAP热解产物的氨氮去除性能,控制热解终点温度为180°C、5°C/min的程序升温方式,以及氨氮反应体系的pH值为9.5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MAP热解产物对氨氮的去除量达95.62 mg/g,经120 min对起始浓度为1000 mg/L氨氮的去除率达82%;动力学及热力学结果表明,MAP 热解产物去除氨氮是 H+与4NH+的离子交换过程,其动力学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平衡时间为120 min,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关键词: 磷酸氨镁 , 程序升温 , 热解产物 , 氨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