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春
,
金晗辉
,
任安禄
,
樊建人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气固两相三维圆柱绕流的涡量场和颗粒扩散,并着重讨论了圆柱绕流中卡门涡街的形成和涡结构的转捩过程.同时分析了圆柱绕流中不同Stokes数的颗粒在涡结构作用下的横向扩散.结果显示Stokes数为1的颗粒主要分布在流场大尺度涡结构的外边界,而Stokes数为0.01的颗粒在涡结构的作用下,在流场中充分混合.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
气固两相圆柱绕流
,
颗粒扩散
李文春
,
胡桂林
,
樊建人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气固两相混合层的涡量场和颗粒扩散,分析了湍流混合层中涡结构的卷起和配对过程,并讨论了大尺度涡结构的配对过程对平均速度、雷诺应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混合层中不同Stokes数的颗粒在涡结构的作用下的混合和扩散.结果显示Stokes数为1的颗粒主要分布在流场大尺度涡结构的外边界,而Stokes数为0.01在涡结构的作用下,在流场中充分混合.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
气固两相混合层
,
涡结构
,
颗粒扩散
张结来
,
沈烈
,
李文春
,
郑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先进流变扩展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VDF熔体在较宽剪切速率范围(1×10-2s-1~5×103s-1)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在极低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黏度几乎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而在较高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表现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表现出强烈的剪切变稀行为,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同时探讨了分子量、剪切速率、温度对PVDF熔体非牛顿指数、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流变特性
,
表观黏度
,
粘流活化能
,
非牛顿指数
沈烈
,
张稚燕
,
王家俊
,
李文春
,
郑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炭黑和炭纤维为填料复合体系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发现当导电填料的含量达到渗流阈值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急剧升高;而在渗流阈值附近,其热导率未出现突变.这表明电导渗流现象不完全是由导电粒子通过物理接触生成导电链所致.其导电机制是相当数量的导电粒子相互发生隧道效应.
关键词:
导电性能
,
导热性能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渗流
,
隧道效应
李文春
,
沈烈
,
孙晋
,
郑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1.014
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MWNTs填充质量分数为1%~2%时,复合体系呈现渗流行为,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 同时体系存在特殊的V形温度系数特性(V-PTC特性),即当MWNTs质量分数超过渗流阈值后,体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出现负温度系数特性(NTC转变),然后才出现通常的正温度系数特性(PTC转变),且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V-PTC这种特性源于基体体积膨胀、MWNTs缠结链松弛以及基体的"退火"效应的协同作用. 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MA-g-SEBS)的加入,可改善MWNTs和HDPE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可基本上消除V-PTC特性,改善导电性.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高密度聚乙烯
,
渗流阈值
,
导电行为
,
V-PTC特性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春(R-告依春)和告依春(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春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春与其对映体告依春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春(R-告依春)
,
告依春(S-告依春)
,
板蓝根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李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李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学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