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峰
,
赵明静
,
刘国征
,
刘小鱼
,
李文学
,
武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6.013
钕铁硼复相纳米永磁材料由于其超高的理论磁能积,良好的抗腐蚀、抗氧化性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成为当今科研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提高性能,首先要求材料有理想的微观组织,向合金中添加部分元素是一种改善材料微观组织的有效方法,因此,把添加元素分为取代Nd、取代Fe和取代B三类分别对其在材料中所起的作用作了陈述.
关键词:
纳米永磁材料
,
理论磁能积
,
添加元素
李文学
,
任慧平
,
周维娜
,
赵强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3.020
采用由熔体快淬法制备的不同粒度大小的MQ粉搭配,分别与粘结剂和一些助剂(固化剂、润滑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模具中,在不同压力下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固化.结果表明,磁粉的粒度搭配、成型压力是影响磁性能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粘结NdFeB
,
组织
,
磁性能
李文学
,
刘宗昌
,
徐进
,
邵淑艳
,
孙立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0.03.015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测量仪,测定了S7钢退火用CCT曲线和TTT曲线.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产生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810~830℃,以15~30℃/h冷却,碳化物颗粒尺寸为369~335nm时,钢的硬度为179~181HB.
关键词:
S7钢
,
CCT曲线
,
TTT曲线
,
退火
,
碳化物
杨慧
,
王玉峰
,
李文学
,
张奇志
,
崔玉军
,
白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2.06.012
分析了氢在钢中的存在状态,以及氢的溶解度与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地制定了42CrMo钢大锻件新的去氢退火工艺.新工艺大大缩短了锻件去氢退火的周期,通过生产实践表明,按新工艺退火的锻件质量合格,并且大幅度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42CrMo
,
锻件
,
去氢退火
,
节能
赵勇桃
,
董俊慧
,
张韶慧
,
刘宗昌
,
李文学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4.015
采用热模拟法进行600~1300℃温度区间P92钢的高温拉伸实验.利用SEM,LSCM对不同拉伸温度下的断口形貌及近断口组织进行分析,并对P92钢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92钢拉伸时,抗拉强度由467.32MPa下降到24.32MPa,屈服强度由56.88MPa下降到1.07MPa;不同拉伸...
关键词:
P92钢
,
断口形貌
,
高温拉伸
褚武扬
,
肖纪美
,
李文学
,
张彦国
金属学报
用同一炉钢的铸件和锻件对比研究了在水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钢和锻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激活能相同,均为Q=5540cal/mol,且和氢渗透测出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一致。无论是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均使铸钢和锻钢的da/dt升高,但阴极极化较为明显。氢渗透测量表明:不论阳极极化或阴极极化,随着...
关键词:
刘宗昌
,
王海燕
,
王玉峰
,
任慧平
,
李文学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多种工业用钢贝氏体碳化物的电镜观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贝氏体碳化物呈短棒状、层片状、纤维状、楔形等形形色色的形貌.在贝氏体铁素体(BF)内部不具备形成碳化物的条件.贝氏体碳化物在BF/γ相界面上形核,并沿着相界面长大.上贝氏体的θ(Fe,M),C与铁素体片条大体上平行排列;下贝氏体碳化物以楔...
关键词:
贝氏体
,
碳化物
,
扩散
,
热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