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顺平
,
李小平
,
于赟
,
卢雅琳
,
臧冰
,
易丹青
,
江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中Al空位浓度最小,Li空位浓度次之,Al反位和Li反位的缺陷浓度较大.Al反位和Li反位缺陷浓度在理想金属间化合物Al3Li化学计量比成分处基本相同,不过两种反位的缺陷浓度随着合金成分相对于化学计量比成分的偏离而变化显著,在富Al端Al反位缺陷浓度较大,在富Li端Li反位缺陷浓度较大.运用Arrhenius方程计算点缺陷的有效形成焓,结果显示Al反位和Li反位的有效形成焓较小且基本相同,Li空位次之,Al空位最大.
关键词:
Al3Li金属间化合物
,
第一原理计算
,
点缺陷浓度
,
形成焓
,
Wagner–Schottky模型
李小平
,
胡五生
,
于洪丽
,
徐梓浩
,
张佩光
,
杨程亮
,
宣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73203.0234
为了定量研究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phase diversity technique, PD)对波前探测和图像重建的精度,本文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及相关实验.数值模拟中采用了均方根(root-mean-square, RMS)分别为0.1λ~0.5λ的五组随机畸变波前,获得其退化的焦面图像和相应的离焦图像信息,利用PD技术对其进行波前探测和图像重建,波前探测的残余误差RMS值均达到了10-5λ水平,重建图像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有明显提升.搭建了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实验系统,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来定量施加随机的波前像差,可以有效解决湍流屏数据难以量化的问题.同样将PD技术应用于本实验所采集到的退化焦面图像和相应离焦图像,对于RMS值为0.306λ的随机波前像差,探测波前的残余误差为0.091λ,图像重建结果与模拟结果高度一致,本文列举并分析了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多种因素,同时为该技术应用于液晶系统积累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相位差探测技术
,
波前探测
,
图像重建
李小平
,
汪凯
,
张春恒
,
雒敏
,
马沁
,
王世民
材料开发与应用
介绍了一种由钽及其合金管材加工而成的废酸浓缩回收设备的生产工艺,以及该设备中用于加热和冷却的钽制盘管换热器的生产工艺.并通过与传统废酸回收设备的经济效益对比,得出该钽制废酸回收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效率上具有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钽制设备
,
钽盘管
,
耐腐蚀性
李小平
,
徐洲
,
姜传海
,
王硕
材料导报
采用高压惰性气体雾化水冷的快速凝固的方式制备各种粒度(175~375μm,75~175μm,<75μm)的Al63Cu25Fe12准晶粉末的不同温度(650℃,750℃,850℃)下的热处理,总结出不同的处理条件下粉末内部相的转变情况,发现Al 63Cu25Fe12粉末中相的变化主要集中在β(τ)相的降低和准晶I相的生成以及ω相的形成,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β(τ)相迅速降低,准晶I相增加;而且在850℃保温12h的真空热处理后,向准晶相的转变较充分,可以得到几乎单一的准晶组成.
关键词:
Al63Cu25Fe12
,
惰性气体雾化粉末
,
真空热处理
,
相分析
刘维桥
,
雷卫宁
,
曲宁松
,
李小平
,
刘玉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析了CO2超临界流体特性及其电沉积工艺的特点;综述了表面活性添加剂含量、CO2的体积分数以及温度、压力等操作参数对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影响,与普通电沉积工艺相比,采用CO2超临界流体的电沉积工艺获得的纳米材料组织致密、表面平整,其显微硬度和抗磨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
,
电沉积
,
纳米材料
,
性能
徐洲
,
李小平
,
王硕
,
邢新
材料导报
分析了压铸的纯Al-AlCuFe准晶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行为,以及原始铸态的AlCuFe准晶组织,发现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行为与铸态AlCuFe准晶的原始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获得良好的界面,必须控制好铸态AlCuFe准晶及其类似相的相对含量和组织形态.
关键词:
AlCuFe准晶
,
纯Al
,
复合材料
,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