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红
,
李勇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刚
,
柯伟
金属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 ECC)技术,对单滑移取向疲劳Cu单晶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驻留滑移带(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观察且对这个演化过程中典型的位错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PSBs演化过程中典型位错结构内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内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错密集区域(基体脉络和PSBs墙中)比位错贫乏区域(通道中)平均内应力分布相对集中,PSBs夹层与基体相比平均内应力的分布相对较弱,PSBs与基体边界处存在很大的应力差.由观察和计算结果对PSBs演化给出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演化机制
关键词:
疲劳Cu单晶
,
null
,
null
杨继红
,
李勇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刚
,
柯伟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1.05.013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 ECC)技术,对单滑移取向疲劳Cu单晶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驻留滑移带(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观察且对这个演化过程中典型的位错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PSBs演化过程中典型位错结构内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在从基体脉络位错结构到PSBs位错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内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错密集区域(基体脉络和PSBs墙中)比位错贫乏区域(通道中)平均内应力分布相对集中,PSBs夹层与基体相比平均内应力的分布相对较弱,PSBs与基体边界处存在很大的应力差.由观察和计算结果对PSBs演化给出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演化机制
关键词:
疲劳Cu单晶
,
驻留滑移带的演化
,
内应力场
,
位错结构模拟
尹志新
,
于维成
,
姚戈
,
杨振国
,
李守新
,
马常祥
,
王毛球
,
惠卫军
,
董翰
,
翁宇庆
钢铁
42CrMo经860 ℃循环淬火3次,550 ℃回火处理以后,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可细化到7 μm左右,因而所形成的马氏体板条长度大大缩短.这种短小的回火板条马氏体相对具有较低的疲劳缺口敏感性并可使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同时提高.其中疲劳强度提高24 %,对于相同的强度级别来说,伸长率可提高25 %.晶粒细化以后,42CrMo的疲劳裂纹常常起源于表面擦伤处,而未经细化的疲劳裂纹则常起源于亚表面的夹杂处.
关键词:
循环淬火
,
疲劳强度
,
缺口敏感性系数
,
奥氏体晶粒
杨振国
,
初瑞清
,
李守新
,
汪伟
,
单以银
,
杨柯
,
董瀚
,
翁宇庆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03.007
研究了洁净度和组织均匀性对四种管线钢板坯性能的影响.发现洁净度对钢材冲击韧度的影响要高于对强度的影响,提高洁净度可以大幅度提高钢材的冲击韧度.通过测量四种材料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纳米显微硬度,总体来看,晶界附近的硬度通常比晶粒内部高;而这种差别越小,所对应材料的冲击性能越好.
关键词:
管线钢
,
洁净度
,
纳米显微硬度
,
力学性能
张哲峰
,
张鹏
,
田艳中
,
张青科
,
屈伸
,
邹鹤飞
,
段启强
,
李守新
,
王中光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7.003
总结了不同金属材料在低周疲劳过程中典型的晶界、孪晶界、相界和微电子互连界面的损伤开裂行为.纯Cu中疲劳裂纹萌生的难易顺序为:小角度晶界、驻留滑移带和大角度晶界.对于纯Cu与铜合金中退火孪晶界,是否萌生疲劳裂纹与合金成分有关,随合金元素的加入降低了层错能,退火孪晶界相对容易萌生疲劳裂纹.对于Cu-Ag二元合金,由于存在不同的晶界和相界面,是否萌生疲劳裂纹取决于界面两侧晶体的取向差,通常两侧取向差大的界面容易萌生疲劳裂纹.在微电子互连界面中,疲劳裂纹萌生位置与焊料成分和时效时间有关,对于Sn-Ag/Cu互连界面,疲劳裂纹通常沿焊料与界面化合物结合处萌生;对于Sn-Bi/Cu互连界面,随时效时间增加会出现明显的由于Bi元素偏聚造成的界面脆性.
关键词:
晶界
,
孪晶界
,
相界
,
互连界面
,
疲劳裂纹
李永德
,
李守新
,
杨振国
,
柳洋波
,
翁宇庆
,
惠卫军
,
戎利建
金属学报
制备了3种不同氢含量的高强弹簧钢50CrV4样品
(淬火、回火样品,0.6×10 -6;真空
退火样品,0.2×10 -6;高温
高压热充氢样品,2.5×10 -6). SEM观察表明,疲劳断口内部起裂
源为小夹杂团簇; 疲劳强度测试表明,随氢含量(c)的增加,疲劳强度基本上按
σ0-αexp(c)规
律降低, Basquin方程中的Basquin指数随氢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弹簧钢
,
null
,
null
杨振国
,
张继明
,
李守新
,
李广义
,
王清远
,
惠卫军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依据Murakami的“夹杂物等效投影面积模型”估算了在高周疲劳条件下一定硬度(或强度)高强钢的“临界夹杂物尺寸”. 估算结果表明, 随着钢硬度(或强度)的增加, “临界夹杂物尺寸”逐渐减小; “临界夹杂物尺寸”也受构件表面机加工粗糙度的影响, 表面越光洁, 这个尺寸也越小.从本文几种钢的实验数据以及其它已发表的数据都可以间接证明, 估算的临界尺寸是合理的
关键词:
高强钢
,
Vickers hardness
,
surface roughness
杨晓明
,
杨帆
,
尹树明
,
王渠东
,
吴世丁
,
张哲峰
,
李守新
机械工程材料
对轧制态Mg-12Gd-3Y-0.5Zr镁合金的室温低周、超高周疲劳,高温等温疲劳以及热机械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疲劳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室温低周疲劳、超高周疲劳来说,其失效机制主要是夹杂或大的第二相引起的疲劳开裂;对于低周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或亚表面,而对于超高周疲劳,裂纹起源于内部;该合金的高温等温疲劳与热机械疲劳断裂裂纹都萌生于表面,其疲劳机制为循环滑移和氧化物夹杂共同作用;该合金在室温到200℃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反相位热机械疲劳寿命比同相位的高.
关键词:
镁合金
,
低周疲劳
,
超高周疲劳
,
等温疲劳
,
热机械疲劳
,
疲劳机制
张继明
,
杨振国
,
张建锋
,
李广义
,
李守新
,
惠卫军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利用超声疲劳实验方法研究了2种商业42CrMo钢和2种零夹杂42CrMo钢在不同热处
理制度下的超长寿命疲劳性能. 结果表明,
42CrMo钢疲劳S--N曲线在106---109 cyc范围内无平
台出现, 疲劳极限消失; 零夹杂42CrMo钢在此寿命区间有明显的疲劳极限. SEM断
口观察表明, 42CrMo试样疲劳开裂大多起源于非金属夹杂物, 而零夹杂42CrMo
全部起源于基体表面. 零夹杂42CrMo钢的最大特点是在
2X106---109 cyc内不易发生疲劳断裂,
疲劳寿命的可靠性显著增加.
关键词:
夹杂物
,
null
,
null
,
null
许富民
,
齐民
,
朱世杰
,
赵杰
,
王富岗
,
李守新
,
王中光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09.020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梯度复合材料(FGMMC),研究了该梯度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对FGMMC的显微组织观察表明,由于铝基体熔合成一体,因此层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具有基体的连续性.尽管基体是连续的,但是当疲劳裂纹从高SiC含量层向低SiC含量层扩展时,在过渡区发生延滞现象.通过断口和裂纹扩展路径的分析解释了此延滞现象.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
碳化硅颗粒
,
粉末冶金
,
疲劳裂纹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