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双亲水含糖梳形共聚物的合成

孟建强 , 董永全 , 张宇峰 , 杜启云 , 李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端基为苯乙烯的聚氧乙烯(PEO)大分子单体,通过PEO大分子单体和引发剂型单体N-(4-(2-溴代异丁酰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BiBPMI)的共聚合成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单元和PEO侧链均匀分布的梳形共聚物.用该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糖单体6-O-甲基丙烯酰基-1,2;3,4-双-O-亚异丙基-α-D-吡喃半乳糖(MAIPGal)在室温下的ATRP.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证明利用苯乙烯和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特性,合成得到了PEO侧链和含糖侧链均匀分布的梳形共聚物,脱保护后得到双亲水共聚物.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梳形共聚物 , 糖聚合物 , 双亲水

含糖密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孟建强 , 董永全 , 张宇峰 , 杜启云 , 李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马来酰亚胺类双键的可逆Diels-Alder反应和糖单体6-O-甲基丙烯酰基-1,2;3,4-双-O-亚异丙基-α-D-吡喃半乳糖苷(MAIPGal)在室温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端基为马来酰亚胺的大分子糖单体,然后和苯乙烯共聚得到含糖密接枝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大分子单体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分子量,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侧链长度均一,主链结构规整,分布窄.脱保护后得到两亲性共聚物.用透射电镜(TEM)考察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可以观察到囊泡、肢团等结构.

关键词: 马来酰亚胺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糖聚合物 , 密接枝共聚物

不同温度下胶粘剂粘接接头表界面元素变化行为的EDX分析

王超 , 李子 , 杜福胜 , 黄玉东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10

EDX是一种研究粘接接头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界面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利用EDX对粘接接头表界面主要元素变化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C/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900℃,Z向的碳元素含量始终低于X、Y向,这是由C/C复合材料的性质决定的.粘接接头的破坏形式,是由常温的C/C复合材料破坏转变为200℃及其以上温度的胶粘剂内聚破坏的.C/C复合材料和胶粘剂表面碳、硅和氧元素变化表明:当温度低于550℃时,C/C复合材料和胶粘剂的热分解速率相似;当温度高于550℃时,胶粘剂的热分解速率明显快于C/C复合材料.

关键词: 粘接接头 , 表界面 , EDX

半自磨工艺在李子金矿的应用

朱飞 , 陶明浩 , 刘志华 , 屈战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2.012

采用半自磨工艺处理李子金矿矿石,当自磨机装球率6 %、磨矿浓度76 %时,自磨机生产能力达450 t/d,产品粒度-200目55 %,磨矿电耗、球介质消耗达最佳值,比采用常规碎、磨工艺成本节省12.82 元/t.

关键词: 半自磨工艺 , 碎矿 , 磨矿 , 方案比较 , 指标

李子金矿碎石子主矿体矿石磨矿、浮选工艺参数的优选

刘怀礼 , 艾满乾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1.012

李子金矿碎石子主矿体矿石储量大,约占总矿石储量的3/4,入选品位低,采用原磨矿、浮选工艺条件,浮选尾矿品位约达0.4 g/t、金精矿品位20 g/t.通过对磨矿、浮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对原工艺条件进行改进,使浮选尾矿金品位低于0.3 g/t、金精矿品位提高到60 g/t,每月多创效益15.6万元.

关键词: 碎石子主矿体 , 磨矿 , 浮选 , 工艺条件 , 效益

尾矿压滤干排堆放工艺在李子金矿的应用

刘怀礼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6.013

黄金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尾矿排放堆存事关尾矿库的安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李子金矿针对原尾矿坝库容已达服务年限的现状,引进了尾矿压滤干排工艺设备,新建了尾矿干堆场,并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许多严重制约选矿厂磨矿浮选的生产问题,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尾矿 , 压滤干排 , 堆放 , 工艺 , 应用

李子金矿浅孔留矿采矿法底部结构的优化试验

李电辉 , 褚洪涛 , 刘俊 , 望开磊 , 任玉东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409

针对李子金矿流沙沟矿区浅孔留矿采矿法回采存在的采场出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放矿粉尘污染大及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漏斗受矿-电耙出矿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研究。通过对普通漏斗、平底结构、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各自特点优化分析,详细介绍了改进的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大大提高了采场出矿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浅孔留矿采矿法 , 底部结构 , 电耙出矿 , 采切工程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刘云华 , 刘怀礼 , 黄绍峰 , 高洪兴 , 张永强 , 李志国 , 郑绪忠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7.004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金矿床受闪长玢岩脉和断裂破碎带的双重控制,矿体上部主要产于闪长玢岩脉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下部产于闪长玢岩脉内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要的金、银的载体矿物,矿石以细脉-浸染状、细脉-网脉状构造为主,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类型特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正长斑岩和闪长玢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3.9±0.7)Ma和(212.2±1.19)Ma,分别代表了正长斑岩与闪长玢岩的成岩年龄,矿化蚀变闪长玢岩中绢云母的K-Ar年龄为(206.82±1.63)Ma,代表了矿床的成矿年龄.研究后认为碎石子金矿床具有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区域及矿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时代 , 碎石子金矿床 , 李子 , 西秦岭

西秦岭李子园地区金矿床叠加成矿作用研究

陈冬 , 刘云华 , 望开磊 , 李志国 , 高洪兴 , 张军 , 戚新世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04

在对李子园地区碎石子、沈家沟、宽沟、尖草湾矿床野外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矿鉴定、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查明研究区存在两期重要的成矿作用,早期形成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晚期形成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两期成矿作用在不同空间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叠加成矿作用,强烈的叠加成矿不仅改变了矿石结构,矿体方向,同时使矿石品位大幅度提高。斑岩岩株所在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北东向次级构造带是找矿的重点区域。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增添了新的矿床类型,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指明了本区找矿方向,实现了找矿的突破。

关键词: 叠加成矿 , 斑岩型-蚀变岩型 ,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 李子园地区 , 西秦岭

半自磨工艺应用实践

艾满乾 , 李电辉 , 付文姜

黄金

李子金矿在半自磨工艺应用实践中,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磨矿供矿粒度大、磨矿回路没有重选设施、自磨机衬板更换不便、磨矿操作参数不合适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决,使半自磨工艺更加完善,提高了磨矿效率,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半自磨工艺 , 存在问题 , 改进 , 磨矿效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