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张红萍 , 熊杰 , 王利君 , , 雷白鸽 , 肖红伟 ,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MWNTs)增强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MWNTs/PLA复合超细纤维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MWNTs分散于PLA纤维中,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MWNTs的加入会降低PLA的结晶度,而MWNTs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热解温度。当PLA中MWNTs的用量为m(MWNTs)∶m(PLA)=1.5∶100时,其结晶度最低,但此时MWNTs/PLA复合超细纤维拉伸破坏应力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聚乳酸 , 多壁碳纳米管 , 静电纺丝 , 结晶性 , 力学性能

水热法合成一维GdV_(1-x)P_xO_4∶Tm纳米材料及其发光性能

, 黄维刚

功能材料

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一系列具有较大长径比的一维GdV1-xPxO4∶Tm蓝色纳米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仪对产物的相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具有明显的一维特征,随P含量的增加,产物的长径比增加,纳米棒逐渐变细。产物在未经焙烧的条件下,在278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强度较高的波长为478nm的明亮蓝光,掺P摩尔比,即x=0.4时,所得产物的发光强度最好。

关键词: 一维 , GdV1-xPxO4∶Tm , 发光 , 稀土 , 水热法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肖红伟 , 熊杰 , , 张红萍 ,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共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SF)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多功能拉伸仪、液滴形状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多孔膜的形貌、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多孔膜中随SF的加入纤维直径降低,均匀性变好;PLGA与SF只发生分子间的互容并且存在氢键作用;当SF含量超过40%时共混多孔膜的力学性能就会变得极差;另外SF的存在能够显著改变共混多孔膜的亲水性。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 丝素 , 静电纺丝 , 纳米纤维多孔膜

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张红萍 , 熊杰 , , 肖红伟 ,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玉米醇溶蛋白(zein)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的形貌;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超细纤维中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先减小后增大,纤维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晶逐渐变好。相比于玉米醇溶蛋白超细纤维,含有质量分数为25%羟基磷灰石的复合超细纤维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 玉米醇溶蛋白 , 静电纺丝 , 复合超细纤维

醋酸锌含量对聚丙烯腈/醋酸锌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惠全 , , 王徐伟 , 陈泽鲁 , 熊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Zn(Ac)2含量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各种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直径以及直径分布随Zn(Ac)2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Zn(Ac)2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AN的化学结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度以及晶粒尺寸随Zn(Ac)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Zn(Ac)2含量对复合纤维的分解温度及残留物的质量影响较大;复合纤维膜在空气环境中高温煅烧后得到的物质为ZnO.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醋酸锌 , 聚丙烯腈 , 复合纳米纤维

共混聚乳酸调控玉米醇溶蛋白超细纤维膜的形貌与性能

张红萍 , 熊杰 , , 肖红伟 ,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共混质量比超细纤维的形貌。然后通过对不同共混质量比的超细纤维膜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分析比较了不同共混质量比复合超细纤维膜的结构,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LA的加入提高了zein的可纺性,随着PLA共混质量比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逐渐增大,从434 nm增大到539 nm。静电纺zein/PLA复合纤维膜的结晶性能随着PLA的加入逐渐变好,且复合超细纤维膜的拉伸破坏应力逐渐增大,从17.1 MPa增大到27.1MPa,拉伸破坏应变也逐渐增加,从34.6%增大到46.2%,力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 聚乳酸 , 静电纺丝 , 复合超细纤维膜

500℃长期时效对CLAM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赵飞 , 任永海 , 罗敏 , 叶翠 , , 刘燕

材料导报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5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金相组织和晶粒尺寸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氏体板条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变化,经过1000h时效后宽度仍然保持了时效前的约400nm.析出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长大,经过1000h时效后析出物最大尺寸约为160nm.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 显微组织 , 时效 , 析出物

Al-Zn-Mg-Cu-Zr-0.2Sc合金的淬火敏感性

戴晓元 , , 熊亮 , 石志豪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透射电镜组织观察、DSC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室温水、沸水和空气3种淬火冷却介质对Al-9.0Zn-2.5Mg-2.0Cu-0.15Zr-0.2Sc铝合金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室温水冷淬火T6时效后合金硬度最高、晶内细小弥散析出相最多、粗大平衡相最少,晶界无析出带(PFZ)基最窄;采用空冷淬火,T6时效后合金硬度最低、晶内析出的粗大平衡相最多,其周围约有50 nm宽的PFZ,合金的晶界PFZ最宽.Sc对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取决于其抑制合金再结晶程度与Al3(Sc,Zr)粒子的分布.

关键词: 淬火敏感性 , TEM组织 , DSC , Al-Zn-Mg-Cu-Zr铝合金 , Sc

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唐圣奎 , 熊杰 , , 谢军军 , 肖红伟 , 张红萍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超细纤维中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逐渐降低,纤维中聚己内酯的结晶逐渐变差.相比于丝素蛋白/聚已内酯超细纤维,含有质量比为30%羟基磷灰石的复合超细纤维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体外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对细胞没有毒性.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 丝素蛋白 , 聚己内酯 , 静电纺丝 , 复合超细纤维

PBS-SF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

王群旺 , 熊杰 , 张红萍 , , 谢军军 , 刘冠峰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丝素蛋白(SF)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膜,并对复合超细纤维膜进行FE-SEM、TEM形态表征,分析了内层纺丝流率对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FTIR和XRD测试,比较了甲醇处理前后复合超细纤维膜分子结构和结晶性能的变化,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纤维核层PBS、壳层SF和横截面的观察,复合超细纤维有明显的核一壳结构,可以清晰看出纤维的核层PBS和壳层SF;随着核层纺丝流率的增大,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甲醇处理后,复合超细纤维膜中壳层SF分子结构由无规构象转变为β-折叠构象,复合超细纤维膜核层衍射吸收强度减小,但整个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膜结晶性能无明显变化;甲醇处理后拉伸破坏应力从14.9 MPa增大到17.2 MPa,但拉伸破坏应变从96.8%减小到81.8%.

关键词: 丝素蛋白 , 聚丁二酸丁二酯 , 同轴静电纺丝 , 核-壳结构 , 力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