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国
,
李大东
,
石亚华
,
康小洪
,
孟宪波
,
王奎
,
董维正
,
聂红
,
李灿
催化学报
对分子筛催化剂上正十六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临氢异构化反应的产物分布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正十六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正十六烷在中孔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反应主要在分子筛外表面和孔口进行,分子筛的择形作用对异构选择性的影响有限. 这与一般情况下低分子量正构烷烃在择形分子筛上的临氢异构化反应有所不同. 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异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催化剂酸性组分的酸性质,弱酸和中等强度的酸对异构化反应有利,而催化剂的活性则由酸性组分中B酸中心的数量和加氢组分的活性共同决定.
关键词:
铂
,
分子筛
,
氧化铝
,
正十六烷
,
临氢异构反应
,
反应机理
孙建阁
,
黎振华
,
蒋业华
,
李大东
,
张开华
机械工程材料
用Formastor-D型全自动相变测量仪,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量,测定了A、B两种低合金高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转变(SH-CCT)曲线;分析了合金元素镍对试验钢SH-CC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热影响区为珠光体组织,A、B试验钢在焊后热处理时,t8/5应分别大于300 s和200 s;B试验钢的珠光体转变区与贝氏体转变区发生分离;镍可推迟奥氏体向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也可降低Ac3和Ms相变点温度.
关键词:
低合金高碳钢
,
SH-CCT曲线
,
焊接热影响区
李大东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4.010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电镜检验了钢轨接头轨腰水平裂纹的宏观和微观形貌,发现裂纹源区存在大量呈韧窝形貌的木纹状区域,并且发现裂纹由钢轨一侧向焊缝扩展,裂纹尖端止裂于焊缝,裂纹表面存在脱碳的现象,证实了裂纹产生于焊接的高温阶段,属焊接热裂纹.
关键词:
钢轨
,
闪光焊
,
焊接接头
,
裂纹
,
失效分析
左东华
,
聂红
,
石亚华
,
李大东
催化学报
采用孔饱和共浸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相同W含量和不同Ni含量的NiW/Al2O3催化剂,并对相应的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XPS和HREM表征. 结果表明,引入的助剂Ni优先修饰WS2晶粒的边角位置,形成高活性的NiWS相. 催化剂中助剂Ni在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的显著促进效应(活性提高了约30倍)与形成的NiWS活性相数量有关. 同时,助剂Ni的引入使得催化剂表面WS2晶粒的堆叠程度略有增加,晶片长度略有减小;而且引入助剂后WOx相的硫化度提高了近20%. 但相比之下,活性相织构的变化和硫化度的增大对催化脱硫活性的贡献较小,不是Ni产生助剂效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镍
,
钨
,
硫化物
,
氧化铝
,
加氢脱硫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左东华
,
聂红
,
石亚华
,
李大东
催化学报
采用低温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法对硫化态和经过氢还原处理的W/Al2O3,Ni/Al2O3以及不同Ni含量的NiW/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WS2相上的两个CO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2?117和2?066 cm-1处; 硫化镍上吸附CO的特征峰位于2?098 cm-1处; NiW/Al2O3催化剂中引入的助剂Ni与WS2相之间相互作用,并分别在2?128,2?096和2?078 cm-1处出现三个新的谱峰,标志着NiWS活性相的形成,并且NiWS相的量随着助剂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不同温度下对NiW/Al2O3催化剂进行氢还原处理时发现,NiWS活性相在高温下逐步分解,并发生烧结. 以上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前文中通过XPS,HREM和TPR等方法所获得的有关催化剂活性相的形成及其还原分解过程的表征结果.
关键词:
镍
,
钨
,
硫化物
,
氧化铝
,
加氢脱硫
,
一氧化碳吸附
,
原位红外光谱
贾燕子
,
杨清河
,
孙淑玲
,
聂红
,
李大东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20231
采用孔饱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 Mo/(Mo+V)原子比的 Mo-V/Al2O3催化剂,运用拉曼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科威特常渣为原料,考察了其加氢脱金属和脱硫活性.结果表明,在上述反应中, Mo 与 V 具有协同作用.由于渣油中金属和硫的存在形态不同,并且 V-Mo-S 相和 V-S 相对于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的催化作用要大于渣油加氢脱硫反应,因此与 Ni-Mo/Al2O3催化剂相比, Mo-V/Al2O3催化剂的脱金属活性较高,而脱硫活性较低.
关键词:
渣油
,
加氢脱金属
,
加氢
,
钼
,
钒
,
氧化铝
王锦业
,
李大东
,
石亚华
,
聂红
,
龙湘云
,
毛以朝
催化学报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影响.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 对于在较低温度(300 ℃)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 ℃)时,最佳Ni/(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 ℃)时,最佳Ni/(Ni+W)原子比为0.23. 当催化剂在300~450 ℃下硫化时,其噻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关键词:
镍
,
钨
,
负载型催化剂
,
硫化
,
噻吩
,
加氢脱硫
李大东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2.013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了钢轨焊接接头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检验发现U75V钢轨接头处对应轨头和轨底三角区中心区域存在大量高碳马氏体组织,而其它部位的显微组织正常.结合焊轨过程的操作工艺综合分析,确认钢轨断裂是正火处理后,接头表面温度下降到400℃以下,而轨头及轨底三角区中心部位温度仍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采用浇水强制冷却导致的组织异常现象所致.
关键词:
钢轨
,
焊接接头
,
显微组织
,
断裂
,
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