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阴极保护系统设计

范嘉堃 , 罗晓兰 , 段梦兰 , 彭飞 , 姜宇飞 , , 闫嘉钰 , 朱裕谱

腐蚀与防护

综述了深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温度,pH,海流流速,压力,污损生物,钙镁沉积层等因素对阴极保护的影响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国内外阴极保护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下生产系统阴极保护的几点设计要素,对某阴极保护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深水阴极保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下生产系统 , 阴极保护 , 垂直分布 , 钙镁沉积层 , 电连续性

加压时机对碳纤维增强改性双马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文琼华 , 马开维 , , 文友谊 , 陈超 , 艳霞 , 顾轶卓 , 李敏

玻璃钢/复合材料

针对本实验中使用的改性双马树脂,采用DSC测试分析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制度.通过树脂流变性能测试选取了100℃、110℃和120℃作为3个加压时机,研究了加压时机对改性双马树脂单向复合材料层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压温度的降低,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提高;不同力学性能对加压时机的敏感程度不同,本实验中相对于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拉伸性能对加压时机的变化更为敏感.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改性双马树脂的工艺特性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双马树脂 , 预浸料 , 加压时机 , 力学性能

陶瓷膜与醇沉等方法精制骨痹颗粒的药效学比较及其作用机理

杨磊 , 宗杰 , 朱华旭 , 龙观洪 , , 张启春 , 段金廒 , 郭立玮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4.017

通过比较3种方法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探讨分离技术对中药复方水提液精制的可行性及其分离机理.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实验体系,分别以陶瓷膜分离、乙醇沉淀法及大孔吸附树脂法所得精制产物为考察样品,以小鼠足趾肿胀、耳廓肿胀及软骨细胞实验评价不同精制液在高、中、低剂量下的药效学指标.3种精制产物均对小鼠足趾肿胀和耳廓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总体上,陶瓷膜组的抗炎效果在两种模型中的中、高低剂量下都呈现出较好的抗炎效果;3种精制产物对软骨细胞的促增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陶瓷膜组优于醇沉组、树脂组.陶瓷膜组产物总体抗炎效果较好的机理之一可能是膜技术在达到精制效果的同时,可较完整保留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原方中对软骨细胞具促增值作用的药效成分的损失.陶瓷膜分离技术作为中药复方水提液的精制工艺,在复方药效物质群集筛选方面具有其他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精制技术 , 陶瓷膜 , 骨痹颗粒 , 药效学比较 , 分离机理

不同膜材料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比较

杨磊 , 宗杰 , 朱华旭 , 郭立玮 , 龙观洪 , , 潘林梅 , 段金廒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5.019

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模型药物,选择川续断皂苷Ⅵ、柚皮苷、总黄酮和总皂苷为复方水提液需保留的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药效成分);选择淀粉、蛋白质、果胶和鞣质为复方水提液需主要去除的无效高分子指标性成分;选择中药复方精制后所得固含物(固含率)为精制效果指标,综合研究不同膜材料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上述各类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骨痹颗粒水提液中上述各类成分的截留率和保留率,评价不同膜材料对复方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表明,与聚醚砜(PES)平板膜和PES中空纤维膜相比,0.2 μm陶瓷膜对骨痹颗粒水提液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的保留率较高,对高分子指标性成分(蛋白质除外)的截留率较高,且对固含率控制效果最好.将0.2 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中药复方水提取液传统的乙醇沉淀除杂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0.2 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传统醇沉工艺相比,前者对中药复方的精制效果优于后者.

关键词: 中药复方水提取液 , 骨痹颗粒 , 膜材料 , 传统乙醇沉淀工艺 , 陶瓷膜精制工艺

双功能金属卟啉催化环氧化合物与CO_2偶联反应合成环碳酸酯

柏东升 , 王晓旋 , 宋莹莹 , , 张立龙 , 闫鹏 , 景欢旺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838

合成了新颖的双功能水溶性金属卟啉催化剂M(TTMAPP)I_4(X)(M=Co,Fe,Mn和Cr;X=Oae,CF_3COO,CCl_3COO,Ots,Cl,Br和I),研究了它们催化CO_2与末端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碳酸酯的偶联反应.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不同金属的Lewis酸中心、抗衡离子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以Co(Ⅲ)(TTMAPP)I_4(OAc)为催化剂,底物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 000,温度为353K,CO_2压力为667kPa和无溶剂条件下,反应5h时丙烯环碳酸酯收率为95.4%.在298K,底物与催化剂之比为2 000时,加入1 ml甲醇,反应24h丙烯环碳酸酯收率为19.4%.催化剂可以用乙醚同收,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关键词: 金属卟啉催化剂 , 二氧化碳 , 环氧化合物 , 偶联反应 , 环碳酸酯

基于"中药溶液环境"学术思想的膜过程研究模式及其优化策略与方法

朱华旭 , 郭立玮 , , 张宏 , 杨跃军 , 刘源才 , 赵守仁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5.022

针对目前中药水提液因组成复杂而难以与新型分离技术接轨的问题,提出"中药溶液环境"概念,根据理论推导和大样本中药体系的数据,挖掘、筛选出可客观、准确、全面反映中药水提液分离性质的理化参数及其数据集,建立"中药溶液环境"表征技术系统.通过"理化参数-高分子组成-膜过程特征相关性"研究,解决中药物料难以建立传质模型的难题.针对"中药溶液环境"建立多尺度、多指标的中药膜过程研究模式,形成面向中药物料的"膜过程优化"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即中药物料预处理技术、陶瓷膜精制中药的膜污染预报与防治系统、膜富集挥发油流程与集成技术,中药生产"固液分离、纯化(精制)、浓缩"一体化膜工程设计与实施,实现中药制药生产的高效、环保、稳定与智能控制.

关键词: 中药水提液 , 溶液环境 , 膜过程 , 表征技术系统 , 一体化膜工程设计

金刚石厚膜的晶界对耐磨性的影响

姜志刚 , 冯玉玲 , 纪红 , 郑涛 , 杨传经 , , 金曾孙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3.007

用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金刚石厚膜,用氢的微波等离子体对其抛光截面进行刻蚀,研究了晶界对金刚石厚膜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刚石膜的生长过程中,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金刚石膜的晶界从纵向排列为主过渡到网状结构,晶粒内部缺陷逐渐增加,杂质、空洞主要分布于晶界处.金刚石膜的磨耗比随着晶界密度、宽度、杂质含量及晶粒内部缺陷的增加而下降.晶界是杂质、空洞主要富集区,是影响金刚石厚膜耐磨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金刚石厚膜 , 等离子体刻蚀 , 晶界 , 耐磨性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

文琼华 , 孟江燕 , 龚楚 , 文友谊 , , 熊鸿建 , 彭亮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微波固化成型法制备的层压板孔隙缺陷进行检测,并计算其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显微照相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法测试的孔隙率接近,密度法的误差较大.

关键词: 碳纤维 , 孔隙率 , 显微照相法 , 超声检测 , 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

脉冲激光沉积VN/Ag复合薄膜的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国洪建 , 贾均红 , 张振宇 , 梁补女 , 陈文元 , , 汪建义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2.012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Ag含量的VN/Ag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设备袁征薄膜的组织结构、成分、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利用UMT-3摩擦试验机考察薄膜在室温至9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含量的增多,薄膜的组织形貌变差,硬度及弹性模量降低.当Ag含量为16%(原子分数)时薄膜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最佳.由于Ag在低温的润滑特性及高温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润滑相,如V2O5、V6O11、V6O13、Ag3VO4、AgVO3等,使得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900℃下取得最低值0.08,实现了宽温域内的连续润滑.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 VN/Ag薄膜 , 摩擦学性能 , 润滑机理

《金属学报》纪念薰奖金基金简章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