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念
,
蒋利军
,
刘晓鹏
,
王树茂
,
李华玲
,
詹锋
中国稀土学报
通过磁悬浮熔炼和反应球磨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Mg-20wt%(RE-Ni)(RE=La,Y,Mm)复合储氢材料,主要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储放氢性能.结果表明.Mg-20wt%(RE-Ni)(RE=La,Y,Mm)复合储氢材料,具有相似的物相结构和吸放氢热力学性能,吸氢相均为MgH2和Mg2Ni,在同一温度下,合金只有一个放氢平台,表明两相具有良好的协同放氢效应.在复合体系中,Mg-20wt%(Y-Ni)具有最佳的综合储氢性能,表明Y具有最佳的催化效果,其在293 K,3.0 MPa H2,10 min的吸氢量和573 K,对0.1 MPa,15 min的放氢量可分别达到3.92%和4.75%,实现了室温快速大量吸氢和较温和条件下的快速放氢.
关键词:
Mg基复合储氢材料
,
催化反应球磨
,
吸放氢动力学
,
PCT曲线
,
稀土
韩石磊
,
李华玲
,
王树茂
,
蒋利军
,
刘晓鹏
,
李岩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热浸镀铝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铁铝镀层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热浸镀纯铝后,镀层由表面铝层和合金层组成,层间结合紧密.镀层较厚.随浸铝温度的升高.外层铝层减薄,而内层合金层明显增厚,镀层总厚度并没有太大差异,在800℃时镀层质量最为优异.在热扩散实验时,900℃时形成的扩散层质量最佳,为韧性相FeAl固溶体和α-Fe(A1)固溶体,镀层中没有孔洞及裂纹生成,为理想的过渡层材料.
关键词:
热浸铝
,
温度
,
韧性过渡镀层
李华玲
,
王茂才
,
王东生
,
金人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6.021
采用3H-ES型金属表面强化修复机对航空发动机GH2696铁基高温合金密封环件外侧面进行渗碳处理,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与电子探针(EPM)等测试分析表明,渗碳层深度约为20μm,由γ-Fe基体、TiC、Cr7C3以及石墨等组成.表明在高功率高频率微弧火花放电作用下可以对铁基高温合金进行表面渗碳强化处理;渗碳层具有快速熔凝和碳扩散相变双重组织特征.与国外进口的同类试样进行了对比分析.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合金渗碳后耐磨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表面强化
,
渗碳
,
微弧火花
,
耐磨性
吕芳
,
李华玲
,
蒋利军
,
王树茂
,
刘晓鹏
,
李志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前驱体浸渍转化法制备氧化锆纤维布制品,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制备过程热处理制度对样品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锆纤维布制品具有与前驱体纤维布相同的物理形貌,其单根纤维光滑饱满,直径约为5~8 μm;组成纤维布的主晶相为t-ZrO2,平均晶粒粒径约为15~30 nm;降低烧结温度、加快升温和冷却速率,均有利于细化晶粒,减少次物相m-ZrO2和c-ZrO2的产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品的致密度.
关键词:
氧化锆
,
纤维布
,
电池隔膜
,
热处理
韩石磊
,
李华玲
,
王树茂
,
蒋利军
,
刘晓鹏
,
李岩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4.008
316L不锈钢是聚变堆包层候选结构材料,为解决其氚渗透率较大的缺点,在使用中必须采用防氚渗透涂层.目前看来,铝基涂层发展潜力最大.采用热浸镀铝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铁铝层,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结构以及温度和合金元素对其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镀纯铝后,镀层由表面铝层和合金层组成,随浸铝温度的升高,外层铝层减薄,而内层合金层增厚明显,镀层总厚度并没有太大差异;加入合金元素硅对减薄镀层的作用明显.
关键词:
热浸镀
,
镀铝
,
镀层厚度
,
硅
侯玉芝
,
蒋利军
,
王树茂
,
郝雷
,
刘晓鹏
,
李华玲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2.029
太阳能选择吸收涂层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在0.3~2.5μm太阳光谱范围内具有尽可能高的太阳吸收能力,同时在3~25μm红外波长范围内有尽可能低的热辐射能力.在太阳能热利用中,它能把太阳能富集起来,提高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近年来,太阳能的中高温利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系统介绍r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收机制、制备工艺,同时对国内外选择吸收涂层的现状做了综述.最近,对金属复合氧化物选择吸收涂层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这类涂层在非真空、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且热稳定性好,有望进一步推动中高温太阳能吸收涂层的发展.
关键词:
太阳能
,
选择吸收涂层
,
吸收机制
,
制备工艺
电镀与涂饰
本期刊登的是2012年4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有关表面处理系列类专利信息。如需专利全文,请与我部联系(联系人:吴海玲;电话:020-61302516)。
关键词:
柳泽民
连铸
针对718HL中板边部裂纹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微裂纹不是轧制时产生的新裂纹,而是由于铸坯内弧横裂纹扩展形成。造成横裂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铸坯玲却不均匀。通过保证连铸关键设备功能精度、优化二冷配水工艺以及加强保护浇铸,能够有效降低中板边裂缺陷。
关键词:
中板
,
边部裂纹
,
铸坯
,
横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