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刚领
,
王辉
,
李先雨
,
王伟国
稀有金属
基于化学反应造孔和物理占位造孔的联合作用,发展了一种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可用均混、压制、脱溶、烧结4个阶段来描述.该工艺实现了毫/微米双孔结构TiAl多孔材料的制备,其中微米孔由Kirkendall效应产生,毫米孔由物理占位造孔颗粒实现.材料具有完全的通孔结构,孔洞分布均匀,且孔隙率、孔径、孔型、孔结构可控,最高孔隙率可达90%.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TiAl多孔材料属于脆性多孔材料,具有典型的脆性破坏断裂机制,其屈服强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可通过Gibson-Ashby正六面体单胞模型来解释.
关键词:
多孔材料
,
TiAl金属间化合物
,
制备
,
力学性能
郝刚领
,
许巧平
,
李先雨
,
王新福
,
王辉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4.001
在固相扩散反应和Kirkendall效应化学反应造孔基础上,引入可去除填充颗粒物理占位造孔,采用“均混—压制—脱溶—烧结”的四阶段工艺流程实现了孔隙率在40% ~ 90%、孔径在微纳米至毫米量级、孔型和孔结构多样的TiAl多孔材料的制备.通过内耗测试考察了TiAl多孔材料的阻尼响应特征,实验发现,室温至600℃,材料阻尼与温度、应变振幅之间无明显依赖关系,但随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600℃以上,随温度升高阻尼迅速增大.此外,材料的阻尼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加,这种效应可通过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和模式转换机制来解释.
关键词:
TiAl多孔材料
,
阻尼响应特征
,
组织结构
,
内耗
郝刚领
,
李先雨
,
王伟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80-8
在室温至600°C 之间,研究铝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内耗行为,其在升温和降温过程各出现一个典型的内耗峰。升温峰具有测量频率、应变振幅、升温速率依赖性,同时,随铝颗粒粒径、压坯成型压力的不同而变化。分析认为升温峰与形变铝颗粒的再结晶过程有关,但该峰产生的本征原因是形变铝颗粒之间弱结合界面的微观滑移,同时还与成型过程中位错密度的增加有关。降温峰与铝晶界的粘滞性滑移有关,属于晶界弛豫峰,其激活能为(1.64±0.06) eV。此外,镁粉末压坯具有与铝粉末压坯相似的内耗现象。
关键词:
铝粉末压坯
,
内耗
,
烧结
,
晶界
袁立新
,
狄志刚
,
傅敏
,
朱晓丰
,
许后麟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3.009
研制了电磁窗用耐雨蚀底漆和耐雨蚀面漆,介绍了该配套涂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列举了其性能指标.讨论了耐雨蚀面漆中聚酯树脂、多元醇和颜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施工工艺对耐雨蚀涂层与底涂层之间配套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耐雨蚀涂料
,
飞行器
,
电磁窗
,
复合涂层
,
配套性能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李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李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学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董华兴
,
郑翠敏
,
董凤霞
,
韩建国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09
防治水是矿山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南李庄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岩溶矿山,介绍了主井掘进-129 m水平突水及治水过程,在查清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突水要因的基础上,为综合防治竖井掘进期间通过特殊地质构造段突水,提出相应的主井掘进帷幕注浆防治水技术及措施,并在掘进工程中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特殊条件下的矿山井巷掘进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水矿山
,
主井掘进
,
特殊地质构造
,
突水
,
防治
万利敏
,
陈冰丽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06
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建矿已近40年的老企业,保有储量持续下降,急需增加新的矿产资源.通过对祁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矿区内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花岗斑岩网脉型金矿体,均分布在一个成矿系统内,并以此建立祁雨沟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应用该成矿系统指导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
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
,
斑岩型金矿体
,
角砾岩型金矿体
,
石英脉型金矿体
,
成矿系统
,
祁雨沟金矿床
李国辉
,
雷云逸
,
徐得名
,
周世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4.01.010
解析设计控制器,通过配置相应的李雅谱诺夫指数,使统一混沌系统趋于预期点.由于受控后系统李雅谱诺夫指数具有先知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李雅谱诺夫指数的大小来控制系统收敛速度.设计还表明,受控的统一混沌系统的收敛情况与参数无关.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统一混沌系统
,
李雅谱诺夫指数
,
控制混沌
,
Jacobi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