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结构表面上FC-72的强化沸腾换热研究

魏进家 , 本田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电子器件的高效冷却问题,对表面加工有微结构的硅片上FC-72的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四种表面微结构,采用化学蒸汽沉积法在芯片表面生成一SiO2薄层所形成的亚微米粗糙面(Chip CVD),采用溅射方法在芯片表面生成一SiO2薄层,然后再对SiO2层进行湿式腐蚀技术处理形成的亚微米粗糙面(Chip E),采用一系列微电子加工技术生成的微米级双重入口洞穴(Chip CAVITY)以及采用干式腐蚀方法生成的方柱微结构(Chip PF).实验所得的沸腾曲线表明,所有微结构表面与光滑面(Chip S)相比都显示出较大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临界热流密度按芯片S、E、CVD、CAVITY和PF的顺序增大.对于芯片PF来说,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热流量呈剧烈的增加趋势且临界热流密度时芯片的表面温度低于芯片回路正常工作的临界上限温度85℃,最大临界热流密度可达80 W/cm2.

关键词: 电子器件 , 冷却 , 微结构 , 强化沸腾换热

自然循环回路内芯片的强化沸腾换热研究

魏进家 , 权晓波 , 本田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电子器件的高效冷却问题,对自然循环回路系统内表面加工有方柱形微结构的硅片上FC-72的强化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两个芯片,其表面上的方柱形微结构的边长均为30μm,但高度分别为60 μm和200 μm.沸腾介质的过冷度设为10 K、25 K和35 K.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微结构表面芯片上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加且临界热流密度时芯片的表面温度低于芯片回路正常工作的临界上限温度85℃,这与其在池沸腾换热中的特点一样.但临界热流密度值与池沸腾情况相比有所降低.

关键词: 芯片冷却 , 方柱形微结构 , 强化沸腾换热 , 自然循环

基于微肋管的微沟槽表面薄液膜沸腾理论模型

王跃社 , 周芳德 , 本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肋管的薄液膜蒸发沸腾的输运现象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差分求解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蒸发扩张半月形液膜中,非蒸发液膜区域液膜形状主要取决于分子膨胀压力;在薄液膜区域与非蒸发区域的连接处存在着一个强烈的蒸发点,这是膨胀压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本征半月形液膜区域压力梯度几乎完全取决于表面张力,因而在该区域内液膜形状可以假定为圆弧形状.

关键词: 微肋管 , 非蒸发液膜 , 蒸发薄液膜 , 本征半月形液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发中的坦唑醇

向平 , 沈敏 , 沈保华 , 严慧

色谱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毛发中坦唑醇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单次给药动物实验中的动物毛样品分析.将10 mg样品碱水解后加入戊烷提取,然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方法的最低定量限为25 pg/mg.剃去豚鼠背部中央的毛,以60 mg/kg的剂量于豚鼠腹腔注射坦唑醇,然后隔天在同一部位剃取其毛,两周内该豚鼠毛中均能检出坦唑醇;给药后豚鼠毛中坦唑醇的含量在第1周内保持稳定,在给药后第10天达到峰值.所建立的方法毛发取样量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毛发中坦唑醇的分析.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坦唑醇 , 毛发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喷他丁

杨鹏 , 王岩 , 廖艳艳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316

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喷他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 mmol/L 乙酸铵(pH 7.6)(2.5/2.5/95,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喷他丁在1.0~100 m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9 9.该方法精密度好,稳定性高,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发酵液中喷他丁的含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 他丁 , 发酵液

白云鄂矿稀土选别研究

陈宏超

稀土

通过对白云鄂矿中稀土赋存情况的分析,选取随铁开采的稀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粒度、药剂作用以及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稀土选别的影响,总体分析白云鄂矿稀土的分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白云鄂矿的稀土选别工艺与因素控制提出科学的见解.最终确定,粒度20 μm~ 50 μm、温度不低于60℃、粗选浓度55% ~65%时,白云鄂矿稀土浮选作业条件最好.

关键词: 白云鄂 , 稀土 , 因素 , 选别

他克莫-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药物洗脱支架涂层研究

吴雷刚 , 吴婧 , 侯瑞霞 , 王进 , 黄楠

功能材料

以表面溶蚀性可降解聚合物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为载体,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和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以PTMC为涂层载体的他克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载药薄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他克莫分散在PTMC中。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撑开后的药物涂层保持连续均匀,没有开裂和剥落。他克莫洗脱支架的药物释放行为与Weibull模型的相关性最高。体外血小板粘附和平滑肌粘附、增殖实验表明包载他克莫的PTMC表面具有显著地抑制血小板粘附和平滑肌增生的作用。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 他克莫 , 药物释放 , 平滑肌增生

气门锥面等离子喷焊太立钴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揭晓华 , 宁志坚 , 罗天友 , 蒋涛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12.005

采用等离子喷焊在厚度为1 mm的气门锥面制备了3种不同成分的太立钴基合金喷焊层,采用金相系统观察了焊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电子探针分析了焊层的相结构和成分,测试了焊层的硬度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太立4号喷焊层的组织以细枝晶为主,而太立6号与太立F号喷焊层则呈胞状组织.3种合金喷焊层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其中,太立4号的硬度最高,达到806 HV.基材对喷焊层的稀释率低,3种合金的喷焊稀释率都在2%~4%之间.

关键词: 气门锥面 , 等离子喷焊 , 钴基合金 , 显微硬度

不同配比下PMC矿粉和家营矿粉造球工艺试验研究

陈树军 , 刘凯 , 吕庆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615

为了确定PMC矿粉和家营矿粉两种矿粉造球的最佳配比,利用实验室的球团设备对两种矿粉在不同配比下的球团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PMC矿粉:家营矿粉=8:2的配比下,生球的成球率为91%,落下强度为4.15次/0.5 m个,抗压强度为0.825 dN,爆裂温度为440℃;成品球团的抗压强度接近300 dN,并且通过对PMC矿粉:家营矿粉=8:2时成品球团矿的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此配比下的球团矿矿相以赤铁矿为主,晶粒分布密集且联结成片,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最高.因此,PMC矿粉:家营矿粉=8:2时为最优方案.

关键词: PMC矿粉 , 家营矿粉 , 矿粉配比 , 球团试验

钇-铕-帕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稀土共发光体系的研究

周兴军 , 敖登高娃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4.007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钇-铕-帕沙星(SPFX)-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的稀土共发光效应,确定了最佳形成条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测定帕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共发光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帕沙星的浓度在5.0×10-8 mol·L-1~8.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0×10-8 mol·L-1.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药物制剂和尿样中的SPFX,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稀土共发光效应 , 铕(Ⅲ) , , 帕沙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