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差异及其演化意义

, 赖健清 , 毛先成 , 赵莹 , 刘嫔 , 朱佳玮 , 岳斌 , 艾启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Ⅱ-2号矿体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第二大矿体,位于Ⅱ矿区30行以东.为了解Ⅱ-2号矿体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特殊性,采用镍锍试金ICP-MS法分析金川矿床Ⅱ-2号矿体各类矿石的Cu、Ni、S及铂族元素(PGE)含量,研究其特征,并与Ⅱ-1号矿体矿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矿石ΣPGE含量变化较大(44.6×10-9~8526.7×10-9),Pd/Ir介于1.25~26.55之间,为典型的岩浆型成因.海绵陨铁状矿石和局部海绵陨铁状矿石为Ⅱ-2号矿体主要的矿石类型,其PGE配分模式极为相似,且为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说明二者为同一期岩浆侵位的产物.富铜矿石与块状硫化物矿石、含细脉状矿石的配分模式有互补的特征,富铜矿石具有极高的ΣPGE(8526.7×10-9)和Cu/Ni(5.46),块状硫化物矿石和含细脉状矿石相对富集IPGE(ΣPPGE/ΣIPGE<1),这三者与海绵陨铁状及局部海绵陨铁状矿石的区别明显,为岩浆演化到后期的产物,而从相互的接触关系来看,块状硫化物矿先于富铜矿侵位.通过研究Ⅱ-2号矿体与Ⅱ-1号矿体海绵陨铁状矿石的铂族元素及Cu、Ni特征,发现二者母岩浆均为地幔中等熔融形成的高MgO苦橄质玄武岩,具有相同的源区特征;由二者的铂族元素分异情况、Cu/Ni、Cu/Pd及Ir与Ru、Rh、Pt、Pd的相关性,研究二者的母岩浆在液态硫化物-硅酸盐体系和单硫化物固溶体-液态硫化物体系中的演化特征,认为Ⅱ-1号矿体和Ⅱ-2号矿体中的硫化物是先后从母岩浆中熔离,且分离后具有不同步的演化特征;通过Ⅱ-2号矿体的地球化学剖面及金川矿床的Cu、Ni品位纵剖面和XOY平面投影等值线图,证明这种先后熔离作用发生在深部岩浆房中,而后Ⅱ-2号矿体和Ⅱ-1号矿体的成矿岩浆分别进入两条相对独立的岩浆通道,最后由不同的岩浆通道中心侵位到最终的成矿空间,形成Ⅱ-2号矿体与Ⅱ-1号矿体.

关键词: 金川 , 铜镍硫化物矿床 , 铂族元素 , 岩浆通道 , 成矿过程

原子核的反常称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1.002

将具有负称的 fp 空间扩大到包含1g9/2 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相互作用(MSDI), 对64Ge, 66Ge, 68Ge, 70Se, 72Se, 74Se, 76Kr 和 78Kr等偶偶核作了形变Hartree-Fock计算, 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 同时, 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偶偶核64Ge, 74Se和奇A核79Kr进行了能谱计算, 得到其正、负称带的解, 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关键词: 形变Hartree-Fock态 ,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反常称态

奇A核101Pd和101Ru的负称带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03

将具有正称的gds组态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负称的1h11/2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1Pd和101Ru两个奇A 核进行了形变HF计算, 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 同时, 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101Pd和101Ru进行了能谱计算, 得到其正、负称带的解, 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关键词: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称带

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中核子负称共振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 何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23

分别利用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负称激发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讨论了两个模型所给出的不同的组态混合角.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模型所给出的重子波函数比单π交换夸克模型的波函数更为合理.

关键词: 组份夸克模型 , 组态混合 , 跃迁振幅

非束缚核9He的实验研究

王宏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3.003

简要介绍了目前有关非稳定核9He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现代壳模型理论计算表明 9He的基态自旋称为1/2+, 而不是1/2-, 即存在自旋称翻转现象.到目前为止, 实验上虽然观测到了9He的几个共振态, 但还不能确认其基态的能量和自旋称值.利用新的实验技术--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 对9He核进行研究, 给出了共振态的自旋称可能的取值范围.在ISOL型次级束装置上的实验有望能给出9He核能级的精确测量.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 非束缚核 , 核结构

78Kr高自旋态的形状共存

白尔隽 , 王智魁 , 李险峰 , 马英君 , 赵广义 , 陆景彬 , 尹利长 , 孙慧斌 , 霍俊德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4.005

用熔合蒸发反应58Ni(23Na,3p)(Ein=70 MeV)和58Ni(28Si,a4p)(Ein=130 MeV)研究了78Kr的高自旋态,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γ球测量了实验中产生的瞬时符合事件,对新发现的一个负称带用多普勒位移衰减法对1 004 keV(10-→8-)和873 keV(8-→6-)作了多普勒展宽谱线形状测量.得到了负称带10-态能级的寿命τ=(2.2±0.3)ps,8-态能级的寿命τ=(1.6±0.2)ps.故可知此负称带呈现长椭形变,与正称带的扁椭形变形状共存.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多普勒位移衰减法 , 寿命 , 形状共存

超重核性质的新观点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1

简单回顾了超重核的理论研究现状, 讨论了形变对长寿命重核α衰变半衰期的影响. 分析了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有效范围. 强调了α衰变、结团放射性和自发裂变中应保持称守恒. 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关键词: 长寿命重核 , 核形变 , α衰变 , 自发裂变

142-164Dy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昭日格图 , 白洪波 , 张进富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2

采用IBM模型研究了 142-164Dy核的低能正称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应用U(5) →SU(3) 的简化哈密顿量较好地描述了它们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研究结果表明, 该核基本属于U(5) →SU(3) 的过渡核.

关键词: IBM模型 , 能谱 , 电磁跃迁

北京科技大学在金属材料领域强化优势地位的思路与对策

褚洪 , 孙景宏 , 孙雍君 , 范拓源

材料导报

北京科技大学能否发挥金属材料领域的优势,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工业化的基础--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基于金属材料学科的大类发展思路--即四要素核心体系,着眼于制造工业的发展,提出设立材料学科综合管理机构,整合学校资源、调控招生总量和优化层次结构、建构全校统一专业规范和鉴体系,进一步探索特色教学法和改进大类教学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强化优势 , 思路与对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