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卫华
,
王万杰
,
曹艳霞
,
李贵勋
,
陈金周
,
李新法
,
王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HDPE/E-TMB共混物和HDPE/弹性体共混物的脆韧转变行为和冲击断面形态.结果表明,HDPE/E-TMB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可在弹性体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发生;弹性体含量相同时,HDPE/E-TMB共混物有更高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屈服应力;冲击强度相同时,HDPE/E...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
,
增韧母料
,
脆韧转变
,
冲击断面形态
曹艳霞
,
郑国栋
,
徐纪平
,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界面改性的方法研究了反渗透复合膜多孔支撑层/超薄功能层界面性质对反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用接触角表征极性即亲水性的变化,进行了ATR-IR的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支撑层/超薄功能层内界面的极性即亲水性与复合膜的产水率和脱盐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改性后的内界面间形成了不同强度的氢键并对超薄功能层...
关键词:
内界面改性
,
极性
,
相关性
曹艳霞
,
王万杰
,
樊卫华
,
陈金周
,
王经武
,
郑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UFPR)的含量在0%~70%(质量分数,下同)变化时,PP/UFPR复合材料的动态及瞬态流变行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UFPR含量低于15%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质与PP基体类似,但材料非均相性随UFPR含量逐渐增加而增加;当UFPR的含量超过25%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
关键词:
聚丙烯/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
,
聚合物复合材料
,
动态流变
,
瞬态流变
李贵勋
,
曹少魁
,
王万杰
,
曹艳霞
,
王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自制的集“酸源、碳源、气源”于一体的反应性膨胀型阻燃剂EADP制备阻燃聚丙烯(PP),通过红外、锥形量热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了EADP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阻燃PP燃烧时“三源”协同发生化学变化,迅速结炭和释放出NH3 、H2O等不燃性气体,使阻燃PP形成内部多孔、表面致密的炭层,减少了挥发物中可燃...
关键词:
阻燃聚丙烯
,
单分子膨胀型阻燃剂
,
反应性
,
阻燃机理
曹艳霞
,
郑国栋
,
徐纪平
,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界面改性的方法研究了多孔支撑层/超薄功能层界面性质对反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采用了甲酸、磷酸、盐酸和弱极性试剂异丙醇作为聚砜底膜表面改性试剂.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采用的不同的改性条件下,复合膜的性能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改变改性试剂时,复合膜的性能变化有着相似的规律.改变改性试剂的浓度和改性时间有...
关键词:
内界面
,
反渗透复合膜
,
表面改性
郑学晶
,
王影霞
,
刘小凡
,
曹艳霞
,
刘捷
,
汤克勇
复合材料学报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回收料(RPVB),对RPVB加以充分利用,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起到节能、环保和低碳等作用.本文将天然剑麻纤维经去蜡和碱处理后,用机械法将剑麻纤维微纤化,并制成剑麻微纤维(SMF)毡.以戊二醛(GTA)和硼砂(SB)对RPVB进行交联改性,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SMF...
关键词:
回收聚乙烯醇缩丁醛
,
剑麻微纤维
,
交联
,
复合材料
,
物理性能
范海娟
,
许群
,
曹艳霞
,
郑世军
,
郭益群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1.004
在超临界CO2中以活性炭为模板,乙酰丙酮铝为前驱体制备了氧化铝多孔材料.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涂层的温度和压力对涂层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涂层条件为涂层温度为80 ℃、压力为22 MPa,为最佳的涂层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所得产物为α-Al2O3多孔材料.根据产物的N2气吸附-脱附等温...
关键词:
超临界CO2
,
活性炭
,
模板
,
氧化铝
,
多孔
许群
,
石亚军
,
范海娟
,
郭益群
,
曹艳霞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6.003
在超临界CO2中以颗粒状活性炭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SiO2复合多孔材料. 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不同涂层温度和涂层压力对涂层率的影响,当温度为40 ℃时,压力在22 MPa为该温度的最佳涂层压力;固定压力为22 MPa,涂层温度为70 ℃为最佳涂层条件. X射线衍射(...
关键词:
超临界CO2
,
活性炭
,
模板
,
TiO2/SiO2
,
复合多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