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嘉璐
,
郭兴忠
,
傅晓建
,
施少君
,
曹晶金
,
张玉青
,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竹炭是以竹材为原料经高温炭化获得的固体产物,具有丰富的孔道和比表面积,但也存在着易饱和吸附等缺点.研究了竹炭的微观结构,并采用掺氮TiO2溶胶对竹炭进行了复合改性,利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效应来提高竹炭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竹炭主要由导管、维管束、细胞壁构成,细胞壁微孔是竹炭的高比表面积、高吸附的主要原因;竹炭改性后,TiO2颗粒主要富集在竹炭表面,使竹炭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上述研究为长效功能竹炭的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竹炭
,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杨开今
,
瞿玉海
,
周砚田
,
许思勇
,
毛勇
贵金属
金锡二元共晶合金钎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可靠微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封装中的连接材料,目前我国对该类高性能钎料的凝固与成形控制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合金铸态组织粗大和硬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合金加工成形困难的根本原因,铸态组织细化将显著提高合金的加工成形性能。综述了合金的快速凝固、熔体温度处理、孕育形核处理和熔体混合处理等对金锡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细化及组织演变规律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金锡共晶合金
,
快速凝固
,
熔体温度处理
,
自孕育形核
,
熔体混合处理
高燕红
,
张念椿
,
冯炫
,
刘应亮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04
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化试剂,用硼氢化钾还原氯金酸,结合晶种生长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粒径小的胶体金.通过晶种生长法,在反应中加入PVP试剂,用抗坏血酸做还原剂,制备了单分散的金纳米棒.结果表明,PVP试剂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有重要的影响;加入PVP试剂得到的金纳米粒子(胶体金和金纳米棒)分散性好,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应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粒径的纳米金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胶体金
,
纳米金棒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晶种生长法
,
单分散
史佳卿
,
陆嘉文
,
马鸿飞
人工晶体学报
主要介绍了新型星状金纳米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主要的制备工艺,阐述了星状金纳米晶在药物运载与释放、催化、及SERS增强方面的显著应用;同时简略介绍了一些其他贵金属星状纳米晶的应用性能.制备中通过添加不同贵金属晶种、还原剂与表面活性剂,控制[金属盐溶液浓度]/[晶种数目]的摩尔比,调节星状纳米晶尖端长度与数目;同时对不同贵金属星状纳米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星状纳米晶
,
研究进展
,
应用
宋玉哲
,
董佳敏
,
刘斌
,
王运福
,
李旭东
,
刘国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硝酸诱导的晶种法制备金单晶纳米带,利用TEM、HRTEM和UV-vis技术对产物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吸收性能分析.发现产物的形态有纳米带、纳米片和纳米颗粒,但以纳米带为主.纳米带为面心立方结构金单晶.UV-vis显示,产物的微弱吸收峰位于550 nm和强吸收峰位于975 nm,分别起源于纳米带横轴直径与长度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纳米带的生长机制进是,小尺寸纳米片在硝酸诱导作用下通过表面偶极作用进行自组装.
关键词:
单晶
,
金纳米带
,
晶种法
,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
陈维铅
,
高淑雅
,
刘杰
,
董亚琼
人工晶体学报
以金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微晶玻璃进行了分析测试与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晶化温度对制得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 950℃下,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所制备微晶玻璃的性能均提高.确定较佳的晶化制度为950℃保温3h,所制备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及密度分别为68.7×10-7/℃,122 MPa和2.836 g/cm3.
关键词:
熔融法
,
CaO-Al2O3-SiO2微晶玻璃
,
金尾矿
,
抗折强度
宋佳佳
,
郭德燕
,
蔡亮
,
毛勇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1.008
采用成分微调和熔体温度过热处理手段研究了二者对金锡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成分微调并结合适当熔体温度处理,可以消除合金凝固组织中的ζ’-Au5 Sn初生相.在一定的过热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熔体处理温度有利于共晶层片团的细化,获得了一种细小全层片结构(ζ’-Au5 Sn+ δ-AuSn)的共晶凝固组织,共晶层片间距约为0.07 μm.在成分微调后并结合适宜的熔体温度处理,本工作得到的最佳共晶层片团平均尺寸约为4μm.可以预期这种细小全层片结构的金锡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金锡共晶合金
,
成分微调
,
熔体温度处理
,
凝固组织
赵小稚
,
崔嵛
,
王敬志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608
曹家洼金矿小尹格庄矿段已进入深部开采,岩温是影响采场热环境的主要热源;根据热传导理论分析,采用浅孔测量岩温的方法合理可行,通过测量得出了曹家洼金矿岩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岩温对井下风流温度升高的作用,认为该矿深部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害,热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需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关键词:
深部开采
,
岩体温度
,
热环境
,
热害